張竹君醫生差點惹人犯法 - 林夕

張竹君醫生差點惹人犯法 - 林夕

對不起也要這樣說:張竹君醫生,身為政府衛生署官員,差點就煽惑市民犯法。

誰叫你太受歡迎,出庭為醫美誤殺案作供後,在電梯內惹得張迷索取合照,經記者提醒後依然迷昏昏的,高舉手機,好在有你,用「一如既往而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內心有傾聽民意的機制,在法院以外合法地遂了支持者的願。

好在有張竹君醫生,證明所謂黃絲,並非為反而反政府,見官員即詛咒聲連連;似是故人來,窮我記憶,也想不起有多久沒看過官員家人有事,留言清一色祝福、祈禱、祝福、祈禱,一句到尾就是「竹君安好」。

得道多助,張主任之前累下來的評價,是靠什麼德行贏回來的?

盡責?盡責的官員很多,而且恨太多,看為誰而盡,盡何種責任而已。張醫生只是超額盡了她官職的本份。

勤力?去年一度日日開記招的還有自稱正義的警慌會,回答記者是什麼口吻,自覺高第四權一等,有巴別塔那麼高。他們的領頭人還豪言一個對十四個,十四五六七幾百幾只是數目,不像確診人數,豈一個數目字可以了得。所以,Erer sir並非浪得虛名,「竹君BB」也實至名歸。

關鍵在態度,裝不出來的專業誠懇態度。一對幾的思維,說漏了嘴就是一打十四個,觀其言,察其行,想張醫生心中的「對」是對答的對,即使有時問題無心刁難只是有點為難,例如最新數據未及更新,不遊花園,不亢不卑誠懇解釋,語氣溫婉得體。

有目共睹之事不必重複,若只是一天半月,警官所謂公關也可以裝得出來,無休止無休歇而長期無改負責之道,可謂真矣。尤其當我們驚聞她一直往返醫院之間探望重病丈夫,付出的體力時間,依然沒被私事影響,智商情商雙高。容易嗎,試想鄭某人,不把受過的氣,發洩在行政會門前反而不正常。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者親人叛之。都在看聖經,鄭月娥看到了什麼?怎麼口氣一貫刻薄傲慢,我不知道看經與讀經有何差異,只知道張竹君醫生熱心於教會事奉,擔任讀經員。她由外而內又由內而外的溫文帶謙卑語氣,應該是從聖經內核自自然然滲透出外殼,破當今官員擁之以自重的隔閡。

又要說句對不起,把鄭某與張醫生放在一起而談。就以「竹君安好」、「祝汝君平安」補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