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死了,還有什麼可後悔的?大不了再死一次——」
師傅道:「怎可能死了一次又一次?沒本錢呀。」
他作最後勸諭,是「專業」溫馨提示啊:「只是不甘順天,非要逆天,是種『透支』,也是『交換』,可能投胎不易、來生損壽,或輪不上好人家,或無子嗣……」都是未來。而今天——
「為圓心願,」小穎道:「我定要見他一面!」
「你若回去,也不止見一人見一面的。」師傅歎一口氣也下定決心:「好,那就盡力送你一程吧。」
他着小穎在四下,親手找來一張紙,不管什麼紙,報紙單張包裝紙,有字沒字不要緊,主要是成為載體。
行天宮開關時間是每日凌晨4點到晚上10點。收驚已完結,善男信女來參拜祈願還願,夜了,人數漸少。風捲灰塵,志工和阿嬤都在收拾、整理、清潔、掃地、掃落葉……
好不容易才找來一單張,在角落,沒被清掃掉,成為垃圾。
它很重要,實在不是「垃圾」。
師傅開始動手,把紙張摺成一隻船。一邊道:「你若回到香港,第一件事是什麼?」
「先看我爸媽,媽媽太累了,太苦了,奔波找人幫忙讓他來台,勞心勞力一點結果也沒有,反而因當初被利用遭嘲諷遭特首冷待,單單打打,在傷口上撒鹽——我很心痛,我會說:『媽咪,對不起!你說豬豬的生命比你的重要,餘生所剩力氣都要為我討回公道……下一世希望我們再做母女,我做媽咪你做女,或者姊妹,我做姊姊你做妹……能在一起,不止20年那麼短,很長很長,我要報答你!』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只是我遇上的人……」
小穎悽然落淚,不知是自責還是自傷,無底深潭。
師傅聽了:「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你當過媽媽,也就明白了。孩子長大,女生外向,不知認識什麼人,愛上什麼人,心如野馬,父母無法勸阻——但收拾殘局的,永遠是父母。」
又問:「那麼見到阿佳仔,你會怎樣做?」她眼神一閃。(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