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逝•香港 - 鄧達智

傷逝•香港 - 鄧達智

沉浸在昏暗偌大K11的IMAX電影院,有點回到舊時碧麗宮看戲的感覺,沒帶任何預設期望,一片心進入楊凡言誓旦旦最後一部電影《繼園臺七號》;真美,美得重重疊疊綺念遐想,好一套「成人動畫」!

戲後與導演對話環節,不禁舉手當眾問他:點解擺明拳拳到肉展覽肉體玩情慾的《桃色》或《妖街皇后》都感覺不來那份挑逗,卻在動畫《繼園臺七號》如此強烈?

楊導沒有畫公仔畫出腸,卻借用曾經被定性為三級片,與當局幾經周旋最終蓋章二級半面世,其「鹹」顯而易見。

幾乎沒有專注的裸露,大不了球場浴室「大衛」藝術表現形式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更無性愛打真軍⋯⋯都被微絲細眼、煙視媚行、適度撫摸、精神上暗渡陳倉一一打低,好一套風月寶鑑,只能暗自詆毀這位導演「叔叔」死火山下深藏太多情慾岩漿,難以透過真人肉身鞠躬盡瘁,卻巧妙移往比實人實物更大的動畫幻想空間。

性當然不是楊凡幾經周折下苦功炮製《繼園臺七號》的唯一,整套電影包含的內容未免太豐富,首先,像楊凡自己的話:獻給香港的情書!筆者更覺貼切是一箋發洩香港傷逝的家書。

傷逝這個特權一直屬於舊上海、老台北、美國文化於二戰後幾乎全面俘虜日本前的京都、戰前柏林、共產前的夏灣拿與布拉格⋯⋯直至九七回歸,好些人才驚覺香港原來也有一點傷逝的浪漫。

其實九七前的香港未免太建設、太商業化,傷逝中欠缺倉皇失措,一切理所當然要走能走全部多倫多、溫哥華、新加坡、倫敦、三藩市、悉尼、墨爾本、奧克蘭;甚至布宜諾斯艾利斯、聖地牙哥,連南非約翰尼斯堡亦也飢不擇食。近期第二波更方便,倫敦等着你,多倫多/溫哥華向你招手;不論第一還是第二家園,台北、曼谷、檳城、吉隆坡年前早已滿滿的插着港人。

楊凡透過《繼園臺七號》順藤摸瓜,濃濃的傷逝刻畫不是97,而是67;北角、中環、維港、港大、啟德機場、電車、小輪、旗袍、A-Go-Go、皇都戲院、梅蘭芳、上海話、舊時國語、廣東話、時代曲、京劇、粵劇⋯⋯看不完所有,情緒收放起碼多看三次才可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