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極為普遍,本來用作生物認證,但已被中國民間破解。內媒近日報道,只需十元人民幣(下同,約11.5港元)便可買到5,000張人臉相片,有人藉此利用精確度高的3D技術打印臉具或頭套,解鎖手機偷取資料圖利。香港電腦專家認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生物科技技術沒有一個最好的標準,惟有在技術上附上其他認證要求,提高保安程度。
內媒早前曾報道,杭州公安在年初及今年八月,都有破獲人臉識別技術的「黑色產業鏈」。有人在網上放售人臉相片,只需兩元(約2.3港元),便能買到1,000張人臉照片,約十元已可買到逾5,000張人臉照片。
有關人臉照片,全是真人生活照或自拍照。然後不法之徒將相片經過處理後,再透過「照片活化」軟件製作成動態影片,騙過人臉識別系統進行犯罪行為,非法獲利數萬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科研工程師王嘉義曾指,利用3D技術去製作臉具或頭套,只要不是在極暗或極亮的背景下,通過臉具或頭套騙過識別系統的成功率可達三成。
「呢個就係科技中,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問題⋯⋯」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人臉識別目前很普及,但外界仍未意識安全問題。由於人臉識別技術推出時,坊間仍未有準繩度高的3D技術,才會出現用頭套去騙過人臉識別系統的手法。
方保僑認為人臉識別本身並非壞事,只是不同科技的進度和普及,才慢慢浮現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