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9月零售跌13% 略遜預期

港9月零售跌13% 略遜預期

【本報訊】統計處公佈,9月本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261億元,較去年同期跌12.9%,略遜市場預期。疫情下的9月,衣物鞋類、食品、百貨及珠寶首飾銷貨價值較8月升逾10%。按零售商分類,銷貨價值按年計跌幅最大的為珠寶首飾及耐用品,分別跌25.7%及23.2%;衣物鞋類及其他消費品跌19.9%及16.2%。

23%企業擬下月起裁員

不過若與今年8月比較,9月衣物鞋類及珠寶首飾銷貨價值分別上升16.4%及10.6%,另食品、酒類及煙草亦升14.9%。被視為疫情下大贏家的超級市場,9月銷貨價值按年計升3.8%,但與8月比較則跌9%。

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昨在網上記者會上表示,跌幅收窄主要由於去年同期的低基數所致,當時零售市道已受社會事件影響,若以正常零售市道年份2018年看,9月零售銷售額跌幅達28.7%,部份類別如珠寶類仍屬「重災區」。至於超市銷貨價值升幅較之前收窄,相信是因為疫情放緩,加上限聚令放寬令市民外出用膳增加。

政府發言人表示,由於訪港旅遊業難以迅速反彈,勞工市場仍然受壓,零售業在短期內仍會充滿挑戰,但隨着本地疫情維持穩定,以及社交距離措施近期有所放寬,本地消費情緒可望好轉。不過謝太認為,本地消費力只帶動個別零售商如家居用品的生意,並非全面性復蘇,她指,今年第四季幾可肯定沒有遊客來港消費,只靠本地客,而且會否出現第四波疫情爆發仍是未知之數,無法預測下半年的銷售表現。

另外,政府「保就業」計劃於本月結束後,不會再推出薪金補貼計劃,謝太指,協會訪問逾20個品牌,涉及約2,400間商店及4.8萬名員工,當中有23%受訪公司指,料於12月開始裁員,幅度由輕微至裁減15%人手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