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國制裁而陷入晶片缺貨危機的華為,計劃於上海設立晶片工廠,以確保在制裁下仍可獲得核心電信基礎設施業務方面所需的晶片。消息指工廠會先試產低階的45納米晶片,目標是到2022年底能量產20納米晶片。惟45納米晶片的規格只相當於蘋果iPhone 4S時所用的晶片,大幅落後於現世代。
《金融時報》昨日的報道引述兩名中國半導體業界人士透露,華為正在規劃於上海成立一間不使用美國技術的全新晶片廠。該工廠將由華為合作夥伴、中央政府大力支持的「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負責營運。報道分析,這項計劃有助華為開拓出一條能夠長期生存的道路,同時藉此在美國禁令下突圍,確保華為自身的電信基礎設施供應鏈不會斷鏈。
報道引述業界人士指,廠方初步規劃從製造45納米晶片起步,並計劃於2021年底前產製造出28納米晶片,屆時可供應華為自行生產的智慧電視與物聯網設備。華為的目標是在2022年底量產20納米晶片,並投入5G電信設施。
不過,報道同時引述另一名業界高層的看法,認為智能手機晶片需要更加先進的技術,設廠計劃無助華為智能手機業務。事實上,45納米晶片僅相當於蘋果iPhone 4S所用的晶片,但這已是2011年的產品。
英國《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