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近百年歷史,見證兩個不同動力年代的313號蒸汽火車卡,是港人集體回憶。該火車卡今年5月底成功從長沙灣船廠運送到大埔鐵路博物館展出。文物修復辦事處館長謝志遠表示,今次運送是香港博物館歷來最大型的陸路運送文物項目,其間需考慮每個彎位是否有足夠空間轉向,街道闊度是否足夠等,路線需要特別安排,最終走過約60公里路,到達鐵路博物館。
313號火車卡長近20米、高近5米、重量32噸,1921年投入服務,屬三等車卡,有近百年歷史,當年主要行駛尖沙嘴至羅湖段;到1980年代初,九廣鐵路全面電氣化,313號才正式退役。
謝志遠表示,313號是香港車齡第二大的火車卡,退役後已存放在戶外地方十多年,有不少地方損壞,由於船廠一直有維修大型鐵器文物的經驗,地方又較大,故車卡之前於長沙灣船廠修復,包括去除銹蝕部份、重新塗上油漆等,再送到博物館。
政府新聞網昨日講述運送過程。謝指今次運送工程,是香港博物館運送文物歷史上最大型陸路運輸,火車卡長近20米,相等於近兩輛雙層巴士,高4、5米,重量達32噸。他續稱,運送時需仔細考慮路面每個彎位,是否足夠用以轉向,街道夠不夠闊等,訂出運輸方案。
運送路線方面,謝指經運輸署批准下,凌晨1時出發,但因車卡太大,不可經隧道運送,最終經青葵公路、屯門公路、新田公路、上水及粉嶺,才到達大埔,全長約60公里。他稱到達博物館前的一小段路,由於路面狹窄,又有多名「鐵路迷」守候,工作人員需相當小心;最後到達時,更要將車卡與預先送到的轉向盤接合,安放在展覽位置。
文化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曾志雄表示,313號火車卡見證了兩個不同動力年代,先是蒸氣機車帶動卡,後來是柴油推動,直至80年代初九鐵全面電氣化方告退役,相信不少長者亦曾坐過313號火車卡,認為是港人集體回憶。
313號火車卡已於鐵路博物館永久展示,惟因疫情關係,市民暫不可進入車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