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搣飛割凳】主流以外的安妮夏菲維

【搣飛割凳】主流以外的安妮夏菲維

好多人睇開的安妮夏菲維,都是主流賣座大片裏的她。其實她一直都有接拍非主流電影,有些甚至票房奇差。當中那個她,卻是你從未看過的她。

撰文:月巴氏

2008年《幽靈乘客》(Passengers) 並非驚慄

首次拍驚慄題材。飛機墜毀,奇蹟地有五名生還者,安妮夏菲維飾演的心理治療師,被安排聆聽他們的故事,其間戀上柏德烈韋遜(Patrick Wilson)。其後生還者陸續失蹤,安妮夏菲維着手調查,卻查出一個她不願承認的真相……有人鬧故弄玄虛搵戲嚟做,而我認為,這電影明明在探討人生意義,卻錯在被包裝成驚慄片,引致錯誤預設。

2014年《紐約情弦》(Song One) 音樂情緣

安妮夏菲維演一個考古學學生,同熱愛音樂的細佬關係疏離。某天,細佬遇上車禍,不幸昏迷,為了喚醒細佬,於是找來細佬一直崇拜的音樂人,而她也不自覺愛上對方。Kate Barker-Froyland首次執導,安妮夏菲維除了演出,還擔任監製,成本約600萬美元,票房卻只收三萬多。但電影優劣,不能單以票房計算,我自己,就幾鍾意個故事。

2016年《美女變怪獸》(Colossal) 奇特構思

構思絕對黐線。安妮夏菲維演一個酗酒廢人,慘被男友飛,得到昔日同學照顧,漸漸振作,這時候有巨型怪獸在首爾出沒,而安妮夏菲維竟然發現自己同怪獸接通,她一舉手一投足原來都在控制怪獸!但這不是科幻怪物片,反而是一次挖掘自我的歷程,安妮夏菲維肯拍,因為故事構思令她想起自己好喜愛的《玩謝麥高維治》(Being John Malkov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