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漢肺炎嚴重打擊就業市場,沒有工作經驗的年輕人首當其衝。香港青年協會調查顯示,55%受訪離校青年在疫情期間遇到就業問題,22%找不到工作,17.8%被減工時,近40%受訪者更預期日後即使疫情受控,香港就業情況亦會比疫情前差。
青協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訪問600名平均年齡27.2歲的離校青年,發現55%受訪者指在疫情期間曾遇就業問題,包括找不到工作(22%)、工時減少(17.8%)及被要求放無薪假(17.5%);18至24歲年齡組別更有逾四成人找不到工作,他們擔心未能累積職場經驗或所屬專業的經驗。
調查又顯示,只有15.3%受訪者對就業前景不感憂慮,約64%憂慮整體職位空缺減少,33%擔心自己從事的行業需求下降。即使日後疫情受控,仍有39.7%受訪者認為就業情況會比疫情前差,估計會比疫情前好的受訪者只有14.8%。大部份受訪者同意未來會有新行業出現(81.8%)及社會對新知識和技能的需求將上升(77.3%)。66%受訪者認為有需要適應職場新要求,但55.6%表示不知道轉型的方向,53.3%則指自己欠缺轉型的知識和技能。
研究中有應屆畢業生因未有全職工作經驗,即使6月至9月中不斷求職仍未獲聘。有受訪兼職活動保安員稱不少活動取消,疫情期間幾乎零收入。研究認為欠缺工作經驗的年輕求職者,是疫情下就業處境最不利的一群。
青年創研庫經濟組成員劉昱翔建議僱員再培訓局課程引入商界主導模式,由企業提出有需求的新工種,短時間內參與設計培訓課程並聘用學員,並設立大學畢業生見習就業計劃。青年創研庫經濟組召集人禤彥勳促請政府向增加兼職或半職的企業,提供稅務減免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