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八家公立大學(即受教育資助委員會撥款營運的八家大學,坊間稱之為八大)的管理層,有校長及以下的常務副校長、副校長及協理副校長等等,素來任期穩定,很少突然大變,更換人選普遍是和風細雨式的微調,某某人任期屆滿了(五年為一任),便由校內資深教授輪流頂替。
香港大學也是如此。徐立之(2002-2014)至馬斐森(2014-2018)兩位校長任內,管理層相當穩定,港大有的是資深教授,有資格有能力擔任副校長的大不乏人,絕不愁有人才斷層的現象。不尋常的是,自張翔擔任校長(2018年起)至今,管理層變動頻繁,副校長級數人物,任期未滿,提早辭職,連續發生。常務副校長一職找不到新人,便由徐立之時期的常副王于漸再度披甲捱義氣,都令人猜測是否港大的資深名牌教授與張翔校長性格不合,意見不合,還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最近港大一口氣宣佈聘任兩位副校長,即副校長宮鵬(學術發展),55歲,南京大學畢業、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博士,地理、環境科學專家,曾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及地球科學系主任;及申作軍(研究),山東大學畢業、美國西北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特聘教授、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教授,清華大學網頁曾顯示他是學系黨委,但申報稱自己是美國籍否認有其事。張翔上場後,愛任用內地人,據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的fb發文,連同宮、申兩人,港大管理層8人之中,已有張翔、副校長田之楠(拓展)、宮鵬、申作軍四人為內地人,副校長(環球事務)一職懸空,全男性,無女士。而且全部是張翔出任校長後,分別是2019至2021年1月上任的,副校長何立仁(教學)除外。大學管理層擺開如此陣式,似有心與過往管理層斷線,沒有承先啟後的涵義,有極大「創新意味」,為香港最古老的大學丟掉歷史包袱,改革重新出發。至於出發往那一個方向走,用英文講就是the only way to go is north,英文向北走,也有向上爬升的意思,今天向北望,向北走就是進步創新嘛。百年老店的當今管理層如此立心與過往斬斷聯繫,世所罕見,也很配合港大校委會主席李國章的強人作風,他與港大無歷史感情,受梁振英委任加入港大校委會為主席(2010年1月)的目標相當明顯,今天可以交功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