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訂製 戲服道具被充公

內地訂製 戲服道具被充公

全戲均在香港拍攝的《香港1942——柳暗花明淪陷時》,拍攝期間所有演員及劇組人員都以香港為基地,可算是全戲本土製作。不過新戲拍攝期間正值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以及2020年初武漢肺炎殺入本港,導演Craig McCourry慶幸能在武肺大規模爆發前及時完成拍攝工作,但亦對2019年時,在大陸購買的皇軍戲服不能付運,一度感到惆悵。

二戰時的戲服、道具大部份需要在大陸購入,不過去年抗爭運動持續期間,付運清單上大部份物品都被當局充公,「我第一批原應付運的戲服遭大陸當局充公」,但開拍在即,McCourry須馬上尋找其他戲服供應者,最終他在緊急關頭從美國找到電視劇《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的戲服清單,並重購入部份戲服、其他大量道具及拍攝相關器材,才能解決被充公的問題。

去年催淚煙瀰漫,防暴警處處封路,部份外景已一早安排了拍攝日期,一些外景的戲服、道具亦令拍攝多了一份憂慮。McCourry說:「電影當中有很多軍人的戲服、道具槍枝,當時帶着這些戲服道具到外景拍攝,有點令人擔憂。」為免受到無理的阻撓,McCourry表示每次拍外景都會帶齊所有道具的相關文件,如收據等,自己亦一定會乘坐在運送的貨車,慶幸拍攝期間沒有遇到路障,亦沒有遇到其他意外以致拍攝受阻。

拍攝期間另一個難題,就是二戰時期的物品很難找到,McCourry在尋找道具時,驚覺在香港極為罕有:「日佔時,很多有價值的物品都被皇軍充公,作戰利品運回本國。」正因二戰物品在香港都十分罕有,物以罕為貴下都成了昂貴的古董,而且選擇也很有限。

熱心人協助 重現當年景物

拍攝新戲雖然困難重重,不過McCourry亦慶幸上一套戲推出後,得到熱心人的主動幫助。他記得在一次《1941的聖誕》放映會後,幾名居港日本女士主動表示下一齣戲有需要時可以提供協助,湊巧地McCourry正在籌劃《香港1942》,當中需要製作日文寫成的道具及信件,「她們付出時間,協助製作皇軍辦公室,用毛筆寫成日文書法等」。

更喜出望外的是,一名外籍港人在新戲拍攝前,復修並組裝了一輛英軍電單車,並願意借出電單車拍攝,McCourry驚嘆該輛英軍電單車不僅外形復修得與二戰時相似,更能夠駕駛:「他明顯花了很長時間去復修這輛英軍電單車,於是我便約他出來拍攝、給他穿上英軍戲服、着他駕着電單車拍攝了幾個場景,而且效果極好。」

《香港1942》其中一個較大的場景,是戲中的「明珠夜總會」,McCourry慶幸這場戲能夠在港大美術博物館拍攝,「戰前的建築物已經很有限,該博物館大樓建於1930年代,亦允許我們拍攝『明珠夜總會』的舞廳場景,那場戲是提到當時很流行、男人可以付款邀請女士伴舞的一種消遣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