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 - 楊靜

狐假虎威 - 楊靜

中文裏很多成語,最初學到是看小小的成語故事,覺得得意好玩。漸漸長大,再經歷許多人間事之後,方覺太過精妙,生動到不得了。譬如狐假虎威,也不知人類自古以來一直如此,還是我們所處的這個世代特別常見。

最近坐的士被司機霸凌,因為身上只有500塊大鈔找不出散紙,被破口大罵,咒我死全家。我自然生氣,但也覺得可悲,終於在路邊店破開散紙搞定後,他還不罷休,威脅要載我去警署,告我耽誤時間,正說着,車邊走過一位制服警察,我於是走向警察,誰知司機一溜煙跑回車內駕車就跑。不願相信警察在今日香港也是人之常情,那何必又要用自己都不相信的差人來嚇人呢。

現在辯論說理已經成為將要絕跡的人類行為,常常沒說兩句,就有一方開始引述「名人名言」證明自己是對的,全不管是否曲解名言,抑或這名言本身是否有道理,眼裏只有目標,什麼程序正義、什麼以理服人,全都去他的吧,都是詭辯家。整個社會的慕強心態恰恰建立在個體的無比孱弱之上。一個在美國小鎮被人歧視,孤立無援的華人移民,極有可能是極右翼力量的支持者,叫囂着要和「大家」、「我們」一起對付其他少數族裔;一個在中國大陸每天九九六、動輒擔心是否過了35歲要裁員的年輕人,轉眼就會翻牆去別國媒體文章下評論,笑話該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狐是真的,虎往往是投射,不然見到自己覺得偉大的香港警察也不至於立刻跑走。這才是最可悲之處,他其實都知道「虎」不管是否力大無窮,根本不會在乎小小一個「自己」。所謂「大家」、「我們」這時候也是虛妄,是渺小虛弱個體為了安全感的想像,經不起任何追問。

好笑是,原來路邊行過的那位警察也並非警察,只是一個制服顏色很像警服的商場保安。狐假虎威,葉公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