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友轉發一段影片,驚嚇過《時代》,那是文革時代才會有的反人性反人類練習。
黑板上寫有十二個選項,一名穿紅色三間條紋衣袖的小孩子,目測是小學生年紀的高度,用粉筆逐項逐項剔除,這題目應該叫做:「十二個只能活一個」,兩個只能活一個在愛情世界裏,在營救人質的戰場裏是現實課題,若這是也真實的課堂,對小孩未免太殘酷。
十二選項是:「手機、零食、平板、兄弟、姐妹、朋友、外婆、外公、奶奶、爺爺、爸爸、媽媽」。小朋友最初很快就把手機、零食、平板篩走,然後是朋友、兄弟、姐妹、外婆、外公、奶奶、爺爺。到了爸爸媽媽擦一擦眼睛,最後他的選擇是……?篩選完畢,雙手在黑板前作抱枕狀,貌似在哭。
影片雖然是抖音的,也不排除另有片源,凡是真偽莫辨的事情,總是荒謬到某一個程度才會問:「真的假的」。如果這是真的,出這選擇題的老師,是想考驗小朋友什麼?最後倖存者不重要,剔除的先後次序是想看出平板、手機是不是比親人還親?然後朋友不是親人,親人之中會先選兄弟姊妹;不難,一孩政策下只得有權有錢家庭才有兄妹姐弟情,再到外公外婆先於爺爺奶奶,家家有本不同親疏的經,這個能反映家庭環境,再然後,剩下爸跟媽,親媽媽的比例一般會高一點,可這位呢,最後的最後,只有爸爸留下來。
如真有其事,這樣的考驗未免太有意義了,會讓小孩子提早認識自己。護航到這裏本人也快要吐了。其實,不論片段是真在校園或只是造假拍出來,參演主角也會對其他被篩走的人有內疚、對選爸不選媽這回事留下童年終身陰影、種下不把人當人的心態。
正常社會正常生活正常人,也玩過外母與妻子一同溺水先救哪一個,都可以用幽默輕輕帶過。再來也有在荒島裏,只能聽一首歌看一套戲去問出所謂「最愛」,那是愛的教育,不是誰誰誰沒那麼愛,變相等於分化的教育。
毛澤東開展了爹親娘親不及毛主席親的大時代,如非時勢所迫,真有人會把主席放在父母親之上,會批鬥舉報父母嗎?這個問題要問問親歷其境,一腳就踢斷了習仲勳肋骨的習大大,是真心抑或逢迎。話說那個反人性選擇題,選項若有共產黨與習大大就簡單得多,其他想都不必想。你以為?最後,是要剩下黨呢還是大大呢?一切姓黨,可是黨也姓習,然後萬一風雲再變色,選了大大,又有另一罪證存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