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昨閉幕,大會通過十四五規劃(第十四個五年規劃2021至2025年)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會議公報罕有地沒有列明2025年及2035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反而提出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反覆強調加強國家安全。專家暗示,中國經濟出現收縮:「香港嘅經濟過去增長放緩,𠵱家正在收縮,大概反映到內地嘅情況」。
一連四日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昨日閉幕,內地官媒昨發佈會議公報,宣佈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就《建議(討論稿)》發表講話。和五年前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不同,昨日的公報沒有列明2025年的經濟增長目標,2035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亦顯得含糊;前者僅強調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後者亦務虛處理,僅稱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台階。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則表明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意即增加一倍)。
這是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全年經濟增速不設具體目標後,中共再對經濟增長目標進行模糊化處理。經濟學家羅家聰表示,「大陸啲人、錢、股票滲晒落香港」,相信香港今日的經濟情況與內地相當接近,面對的問題亦相似,「香港嘅經濟過去增長放緩,𠵱家正在收縮,大概反映到內地嘅情況」。他表示,全球經濟衰退,設立經濟目標乃不切實際,又指「計劃經濟」不合時宜,「整個目標出嚟方便造數咩?」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亦指,中共提出「2035年遠景目標」,意味仍期望國內經濟增長、家庭收入於2035年能夠踏入新里程,認為中國未有放棄經濟增長目標,「只係比較隱晦地表達」。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表示,疫情影響下,內地今年雖未有設定GDP的硬指標,但其實已融入於其他「小指標」中,包括失業率、M2貨幣供應增長等,變相是用了就業等相關目標作代替,「若然目標是全面就業,其實中國GDP亦會有一定增長,只係無死撐一個數字。」
另外,公報花了相當篇幅討論國防和國安問題,前者提出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全面加强練兵備戰,提高捍衞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不過,公報沒有披露百年建軍目標的具體內容。另外,公報亦花了整整一段篇幅提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求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
全文逾六千字的公報中,「國家安全」四字共出現了六次;而在五年前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國家安全」只出現過一次。在昨日的大會公報中,「國防」兩字共出現了七次,相反,五年前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上,「國防」兩字僅出現了三次。
《蘋果》記者/澎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