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朗程論倫敦置業,無意中透露買了Zone 1和Zone 2公寓各一,曼城另一。又開始盯上格林威治半島的No.5 Riverside,許之為「日出康城」倫敦版,引起矚目,港女和投資界一陣私議。
嘩,使唔使咁狼呢。
在倫敦買樓,須知倫敦歷史三百年,譬如:東部的Whitechapel,除了是19世紀「約克開膛手」黑夜殺妓女的地區,此兇殺系列,地名帶上一股異味(odour),但近二十年地產開發,精英和創作人搬進去了,形象又開始回升。
整個倫敦東部,直到半世紀前還是貧民窟,屬於黑社會克雷兄弟(Kray’s Brothers) 橫行的地盤,艾德禮時代,警察也不敢進去,似香港的九龍城寨。
而整個倫敦東南,兩百年來是船塢和碼頭。香港那條漆咸道,Chatham那個地方,連同Deptford,傳統上都是窮人和新移民聚居之地,如土瓜灣馬頭圍道一帶。但其中包圍的格林威治,則屬lower middle class,因為皇家海軍學校、天文台和一個綠色山崗,在形象和等級方面救了這個地方。
只方圓十公里,就有複雜的社會學。不是說窮點的地區就不可以買,一切看價格和前景。長實為什麼敢在Deptford落釘?因為李嘉誠三十年前曾在金絲雀碼頭點鐵成金,那時幾為廢墟,今日那一帶連同泰晤士河南岸,已經變成另一個中環。
因此倫敦以東和東南便宜,倫敦以西和西南貴,歷史遺留的問題。英國政府歡迎資金做開荒牛,投資者偏偏可以選便宜的地區做起跑線。這就是倫敦地產豐儉由人、但是考眼光和歷史知識的趣味之處。
「李生」在香港哪一區出貨,與「李生」在倫敦哪一點入貨,有一點常識的人,就懂得取捨。格林威治半島在長實倫敦千億樓盤隔鄰,葉朗程說是香港版的柏傲莊,或有誇張,但譬喻的性質正確。這位金融才俊沒有在倫敦住過,有此直覺工夫,港女爭相心儀,也是有眼光的。
葉朗程港女書迷夢想接受葉朗程的求婚,有兩個地點,一個在London Eye摩天輪上;另一個,他剛收了鑰匙,帶你走進去,給你一個Surprise,放開掩着你眼晴的手,你看看,wow。
Yes,是用你的名字買的。
然後在陽台上依偎着葉朗程的肩膀西眺一對飛鳥穿越暮靄遙遙的大笨鐘以外的一輪淡紅的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