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北京強推港版國安法後,美國制裁中港官員,拒與高官斬纜的金融機構亦有機會遭制裁,令業界感憂慮。《華爾街日報》引述多位法律界人士指,在港經營業務的國際大行,對制裁的恐懼已較初時減退,主要由於制裁名單無擴大,以及財政部將金融機構列入黑名單前會先與金融機構溝通。
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簽署《香港自治法》,授權美國政府部門以金融等制裁手段,懲罰損害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員和企業;若銀行不遵守法案,最差情況是被終止參與美國金融體系。
報道引述多位法律界人士指,在港經營銀行業務的風險難以預測,亦較以往複雜,惟目前制裁名單未有進一步擴大。
另外,美國財政部轄下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近期指,將銀行列入黑名單前,會先向其了解有關可疑交易,亦會給予銀行時間處理問題客戶。
有金融機構合規及經濟制裁顧問指,銀行總算鬆一口氣,因若被納入黑名單,事前至少有機會和財政部「溝通」。中美關係持續升溫,香港將更頻繁處理制裁目標及相關規例,意味銀行將要提升風險控制及合規能力。
據報部份銀行已有所行動,花旗香港已暫停被制裁人士的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