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
【本報訊】六人戴口罩一同前往食肆犯法,六人進入食肆後除口罩一起大吃大喝合法,六人飲飽食醉埋單後一起外出又犯法。富於中國法治特色的社交距離新措施明日生效,成為社會熱話。政府專家顧問認為限聚與限枱人數上限應該一致,但當局以「風險不同」為由堅持限聚比限枱重要。
明日起,餐飲業務處所(除酒吧或酒館外)內可同坐一桌的人數亦會由四人增加至六人,但一般群組聚集人數卻維持上限四人。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電台節目上質疑有關邏輯,他說現時疫情穩定,如政府想趁機放寬社交活動,應盡量方便市民,不應在室外限制四人聚集,令市民混亂,「入去六個就得,行返出嚟就變返四個?」
許續說,雖然政府會與專家開會討論防疫措施,但通常只會討論放寬原則,至於放寬人數及執行細節與專家無關,他認為政府最新公佈的放寬措施不平衡。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同一電台節目中表示,政府新一輪的放寬是自7月以來最大幅度的放寬,而政府放寬措施很多時候是出於經濟考慮,作出主觀判斷的行政決定。室內及戶外聚集人數不一致已有前科,在7月第三波疫潮爆發前,限聚令八人,但食肆則無上限,他相信除政府外,「其他人亦無法解釋」,至於解釋是否有說服力,則見仁見智。他勸喻政府必須向市民展示一個科學化「數字」作為放寬措施的理據,市民才會相信政府。
對於外界批評放寬措施邏輯不一致,食衞局長陳肇始接受電台訪問時堅持己見,表示調整措施時,除考慮風險,亦要視乎必要性。在食肆除口罩進食與在街上聚集有不同風險,「唔同意唔一致」,又說「整體上要逐步放寬,不能同一時間放寬所有嘢」,當局會繼續檢視風險再調整,「今日唔調整,唔代表下一步不調整」。
至於六人在食肆用膳後,是否需要分批離開,以免觸犯限聚令?陳肇始表示,在短暫時間有人群在室外排隊,「唔算違反限聚令,從執法角度都會講道理」。但她其後補充稱,六人用膳後一同離開食肆,在街上短時間聚集後各自離開,「正常來說不會有問題」,但若不斷逗留在街上,就可能違反限聚令。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昨在社交媒體諷刺政府相關放寬措施是「神邏輯」,質疑「為何六人可除罩聚餐,四人戴罩在街上又唔得?」他續說:「有時政策落地,可唔可以用返KISS原則,Keep it simple, stupid,等普遍市民容易啲理解你做緊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