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城商廈洽百億走貨 業界:前景未明 料太古長揸策略有變

太古城商廈洽百億走貨 
業界:前景未明 料太古長揸策略有變

【本報訊】太古地產(1972)證實,正商討出售太古城中心第一期的多層辦公室,市場指意向價100億元;若成功以百億元甩手,將創國安法後最大交易。太地發言人昨指集團心繫香港,出售部份非核心資產,藉以提供機遇讓資金流轉。萊坊執行董事林浩文分析道,料是基於發展前景不明朗,平衡及重組旗下業務結構。

太古城中心第一期位於太古城英皇道1111號,鄰近港鐵太古站,屬樓高21層甲級寫字樓,總樓面面積近63萬平方呎,佔太地在港辦公室物業組合總樓面約6.5%。按市傳100億元意向售價,太古城中心第一期呎價約1.6萬元,上半年租用率達94%,按年跌0.6個百分點。

近年頻出售非核心資產

消息指數個財團有意競逐,其中以基匯資本呼聲最高,預料短期內將落實交易;太古城中心第一期目前呎租約40至45元,回報率約3厘。就是否部署撤資,太地發言人指集團將持續積極投資及拓展香港市場,公司近年出售部份非核心資產,以發展在建項目等,包括太古坊及太古廣場社區,目前亦正於香港發展多個全新住宅項目。太地昨跌0.2%,收報20.55元。

太地賣產已非新鮮事,本月中,太地拆售太古城第六期全部車位,有望套現近七億元;2018年出售太古城中心第三座部份樓面及第四座全幢,共套現約215億元。前後多單交易集中同區,似要「放棄」太古城。

萊坊林浩文指太古城已有一定歷史,相對地太地現在較積極發展、接近鰂魚涌港鐵站的太古坊項目,此區商廈規模比太古城中心大得多,樓齡亦較新,已吸引IT及科技公司進駐,可繼續擔任太地商廈核心組合角色。而出售太古城商廈,可套取資源至其他項目。

有逐步移師美國印尼發展趨勢

翻查太地近年業績,在商廈等投資物業組合,有逐步移師美國和印尼發展趨勢。2019年年報,太地披露發展中或持作未來發展的投資物業資料,美國區預計總樓面面積達150萬平方呎,反觀香港及中國內地分別為120萬及90萬平方呎。太地2019年報關於香港發展滙報,分別是柴灣和黃竹坑住宅項目,並無其他新的大型投資物業發展項目。

林浩文指,太地過去鍾情投資物業項目,因這類項目可長期提供穩定現金流,早年主力在港和內地買地投資。然而,規劃投資物業所需年期較長,內地現時又不願見發展商有囤地迹象;再者太地的英資背景在此時亦份外政治敏感,故其定位策略已有所改變。而香港商廈市場前景不明朗,林認為太地改為發展本地住宅市場,是方便日後賣樓套現。

物業投資者林一鳴指,自去年6月政治事件以來,中央已無意捧香港成為大灣區核心之一,近期則被美國取消特殊待遇等;中資企業對在港設分公司意欲亦下降,本地商廈需求已顯著下跌,估計未來需求只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