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從被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的社交賬戶「hashtag」後,滙控(005)股價近日重上32元水平;加上傳出明年或恢復派息,氣氛好轉。投資界關注,內地官員隱若釋出善意,是否標誌雙方關係開綠燈;分析估計破冰方法,一是重啟遷冊一是分拆亞洲,滙豐亞太前高層賀迪文對本報說,「總部留守英國,滙豐在亞洲唔會有前途」。
滙控今公佈第三季業績,因資金轉向炒舊經濟,加上滙豐銅獅重光,股民心理上覺得好意頭。上周五滙控一度升近5%,收報32.25元,升3.2%;倫敦續發力上升,ADR折合收報每股32.36港元。
四年前,滙控董事會經過近10個月研究,決定維持總部在倫敦;今年4月,因英國監管當局要求滙控停派股息,惹股東不滿,英媒再傳聞引發遷冊討論,但行政總裁祈耀年8月重申,集團無意遷冊。
退休後多次撰文、支持滙控回歸老家的滙豐前亞太區企業傳訊部主管賀迪文向本報表示,對於有人擔心滙控一旦遷冊,可能被踢出英國富時指數成份股並引發基金沽售,他認為機構投資者應該看一看目前狀況,滙控早前跌至海嘯後供股價28元水平時,「註冊英國的身份,對滙豐完全冇幫助或支持」。
年底英國脫歐過渡期完結,即使最終僥倖達成一定程度協議,未來英國政府只會更受制於美國影響,「滙豐會繼續在中美之間被夾擊,所以無論從政治或商業層面看,集團總部續留守倫敦,滙豐在亞洲唔會有前途」。
10年前退休至今,賀迪文仍是滙控小股東,1998至2010年任職期間,他先後與三位滙豐主席及五位行政總裁共事,可說是資深滙豐人。
2016年,他在網誌選文批評滙控業績差,是時候「浪子回頭」,並將最具價值的香港滙豐分拆上市;又指對於一間後殖民地時代銀行,出售予中資機構可能是帶點悲傷做法,但卻是「最具邏輯性的演變」。
據聯交所披露,9月底平保(2318)增持滙控至8%,超越美國基金公司貝萊德成為滙控單一最大股東;上周五彭博資料顯示,平保持股為8.14%,貝萊德則為6.52%。
正榮金融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認為,中美角力暫時淡化但未完全扭轉,平保若繼續增持滙控是一個利好關鍵。近期劉曉明twitter賬戶「hashtag」滙豐亦值得留意,是否當局釋出善意讓集團在內地有更多拓展機會;若投資者「睇到呢度有綠燈味道」,對股價反應會有更大幫助。
至於破冰行動,郭指一是遷冊一是分拆,董事會數年前雖已否決遷冊,但現時若能重啟研究,「都係一個重要表態,我覺得係有呢個可能(重啟)」。至於將亞洲業務從歐美分拆,有助提升估值,當然歐美可能成為「被躓」對象,但凡事有取捨,「如果從盈利着眼,就唔會係太難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