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至今仍未成功研發有效疫苗,惟醫學界發現武肺確診者身體會製造抗體對抗病毒,而經由康復者捐出的「恢復血漿」能有效治療武肺重症患者。不過,要符合捐「恢復血漿」的條件有不少限制,有一名在第二波疫情由英國返港的武肺康復者因感內疚,主動捐了三次「恢復血漿」,給予醫護「武器」救人。
在英國留學的Jacky今年初返港後確診武肺,須入院接受治療。他認為自己確診加重了本港醫療系統的負擔,感到愧疚,故康復後發現身體有抗體適合捐「恢復血漿」,即主動捐了三次「恢復血漿」,份量足夠協助三名武肺重症患者治療,他希望給予醫護「武器」拯救病人。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表示,「恢復血漿」治療成效佳,無明顯副作用,惟在篩選捐贈康復者上有不少限制,包括必須為健康男性,年齡介乎18至60歲,抗體水平達到1:80或以上,即將血漿稀釋80倍後仍有效抑制病毒。他指出,由於女性若曾經懷孕,懷孕時的抗體可能會誘發病人出現肺部問題,故暫時只接受男性康復者血漿。
孔繁毅指,普遍越重症的武肺患者,其體內產生的抗體濃度便越高,合適者每兩星期可捐一次,「但三個月後量度唔到抗體,就唔再適合捐」。
他表示,現時捐贈「恢復血漿」反應頗熱烈,有康復者捐了五次,每包「恢復血漿」在冷藏下可有效保存一年,現時剩餘的「恢復血漿」數量足夠約40位武肺重症患者使用,一旦出現第四波疫情,他希望這批「恢復血漿」能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