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港漫衝出亞洲 籃球共通語言

特稿:港漫衝出亞洲 籃球共通語言

不畫比較主流的NBA球員畫像,林競開六年前展開籃球漫畫的創作路時,只想畫比較貼地的街頭籃球,記錄香港的街場文化。把畫作上載到社交平台跟他人分享後,就連外國網友同樣有共鳴,令他最終發現籃球原是世界的共通語言。

林競開在朋友的建議下,約六年前開始畫跟街頭籃球相關的漫畫,並開設《另類漫畫》fb專頁跟網友分享。已過不惑之年的他曾經歷過佐敦(Michael Jordan)公牛王朝的輝煌,也見證拜恩(Kobe Bryant)20年為湖人贏得5冠,但他卻沒有選擇以NBA為創作題材,反而另闢途徑畫街頭籃球,他解釋:「普遍籃球漫畫都只講述高中或職業籃球,我覺得缺少了街場籃球的紀錄。」

他續指,街頭籃球比較貼地,只要一日有人跟隊,他的作品也有機會引起別人的共鳴:「畫NBA球員,要在某段時間喜歡某位球星,才能展現出其魅力。我畫街場所見所聞,我當是一個紀錄,可能日後有人翻閱我的作品,仍能感受到共鳴。」

本想為香港留下一些本土街場文化的紀錄,但林競開卻發現自己的畫作,竟可流傳至東南亞甚至美國,對他而言創作有趣之處莫過於此。他說:「馬來西亞、越南、台灣都竟然有人深表認同。原來全世界籃球文化都是差不多,這是令我意想不到的。」他續指,有泰國網友更邀請他上載英文版本,以便繙譯成他國語言。

街場卧虎藏龍,林競開笑言這更是年輕人另一課堂,從中可學習待人接物之道。他表示:「身處街場,就像學習面對社會中的各類人。如果能學懂避重就輕,令自己全身而退,對將來投身社會都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