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打開的潘多拉盒子(張秀賢)

不可打開的潘多拉盒子(張秀賢)

保皇派於去年區議會選舉大敗後,不斷在鑽遊戲規則的空子,用盡一切辦法推卸敗選責任,在今年大力推動長者選民優先投票的「關愛隊」措施,以至推動在中國大陸投票,讓號稱30萬在大陸居住、工作和讀書的香港選民在位處大陸的票站投票。明眼人一看就知,保皇派推動於中國境內投票,為的只是讓他們的支持者可以留在中國國內投票,毋須回港,損害選舉公正。

香港一直以來都未有設立境外投票制度,境外投票本身牽涉不少技術問題,如電子投票、提前投票等,可能令選舉本身問題變得更為複雜,再加上選擇在哪裏設立票站,由誰負責維持票站秩序、監察投票與點票過程,就令爭議更大。現時港府和保皇派聲稱在中國大陸境內設立票站,政治阻力較小,比較容易實施,並意圖明年立法會選舉就馬上在大灣區率先「試行」境外投票的措施。但很諷刺地,他們拒絕在外國或台灣設立票站,這樣只會讓「境外投票」的目的欲蓋彌彰,就是要製造一個有利保皇派,不利民主派的先天投票環境。這樣的境外投票一旦落實,最終不只損害選舉公正,更隨時令在香港的選舉結果翻天覆地。

試想像一下,這30萬選民分散立法會五大選區,每區約六萬票,足以影響一到兩席的排名,沒有中聯辦這般國家級機器在背後操盤、配票的民主派必然迎來更大挑戰,要在立法會過半難度大幅增加。而將30萬選民分散到452個區議會分區,每區平均增加600多票,足以令不少民主派候選人贏變輸,要再取得區議會大多數議席變得更為困難。而在過往中聯辦的部署中,不少民主派的政治明星、第二梯隊都成為重點打擊對象,30萬選民足以殲滅這些重點打擊對象。再加上選管會、保皇黨、港府出手打壓民主派初選,令民主派無法以有效方式提前減少參選名單,就令民主派面對內外交迫的狀態,要在明年選舉(如有)取得「35+」就有如鏡花水月。

留任議員應阻截法案

現時港府向傳媒放風,指下年選舉前實行境外投票安排有難度,試圖作期望管理,不過實際上就只是以柔和手段試圖紓緩市民對政策的不滿,減低示威或其他大型衝突的情況出現。在去年修例事件,我們見識到政權的行政霸道,假如政權有心有力,再加上保皇派人數優勢及被閹割的《議事規則》,根本沒有無法通過的法案。因此,民主派實在不能因政府「放風」而鬆懈。民主派政黨、議員當初選擇繼續留任臨立會2.0,指需要擋住境外投票修例,就應該提供更完整的抗爭圖像予市民知道,而只有出力阻截法案,令修例「真正無法通過」,才可以向市民證明「留任」的決定是正確的。

張秀賢

元朗區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