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副校人選為黨委  曾參與「千人計劃」美視成員中共間諜

港大副校人選為黨委 
曾參與「千人計劃」美視成員中共間諜

【本報訊】極速被中國融化的香港,各大堡壘陸續失守。曾孕育革命先烈孫中山的香港大學,即將引入疑似中共黨員作主管人員。本報獲悉,北京清華大學兩名學者獲推薦出任港大副校長(研究)及副校長(學術發展),其中一名人選、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系主任申作軍疑是清華黨委,也是近期聲名狼藉的中國「千人計劃」一員。有關任命須待下周二校委會會議通過,有校董質疑港大能否維持學術自由。

消息稱,北京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系主任申作軍以及理學院院長宮鵬,分別獲相關物色委員會推薦出任副校長(研究)及副校長(學術發展)。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系主任申作軍獲推薦出任港大副校長(研究),其名字曾被列於黨委委員名單,身份引起質疑。

張翔「揀蟀」向校委會推薦

兩個物色委員會的主席均為港大校長張翔,據了解,物色委員會從獵頭公司提供的名單「揀蟀」,最終向校委會推薦上述二人。兩人背景與張翔相似,三人都在內地大學本科畢業,其後赴美加深造及從事教研工作。三人均為理科學者,曾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

根據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系黨委班子」網頁資料,申作軍現為北京清華工業工程系系主任,亦是該系黨委委員。但至昨午他的名字已從清華名單中移去。翻查網站存檔系統,今年10月13日的版本亦顯示申作軍為該系黨委委員。

根據清華校方網站存檔系統資料,有一則由「中共清華大學委員會」2017年7月27日發出的「關於幹部任免的通知」,其中「工業工程系黨委換屆」一項顯示,包括申作軍等七人為該系黨委委員。但昨日清華校網上的版本已刪除該七人名單。

清華大學校方周報《新清華》2013年3月一期文章披露,現年49歲的申作軍2012年入選中國第七批「千人計劃」,計劃2008年啟動,中共對外宣稱旨在吸引海外的中國科學家將其研究帶回中國,但計劃2018年開始引起美國關注。美國政府懷疑千人計劃是竊取海外各國科研成果的間諜活動,是「中國政府精心謀劃的行動,旨在填補它認為的戰略空白」,此後中共官方極少提及千人計劃。

宮鵬與張翔同為南京大學畢業生,曾到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升學。但他曾被內地知名網絡作家「方舟子」質疑誇大個人履歷。

■獲推薦出任港大副校長(學術發展)的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宮鵬,曾被指誇大個人履歷。

港大2015年爆出副校任命風波,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獲物色委員會推薦出任副校長(學術人力資源),惟遭校委會推翻,觸發港大學生多次圍堵校委會,最終該職由區潔芳接任。她原定去年中退休,其後獲續任18個月。今次宮鵬獲推薦為繼任人,職位名稱由「學術人力資源」改為「學術發展」,但據了解職能不變。

身兼港大校董的港大校友關注組副召集人麥東榮質疑,若將來是由一名中共黨員掌控港大研究方向,會令人對是否仍有學術自由有相當大的疑慮。他指申作軍和宮鵬都是校長張翔舊同事,在港大中央管理小組中極端罕有,給人用人唯親感覺,「係咪全世界學者嘅才華,都集中喺佢兩個舊同事身上?」

港大學生會會長葉芷琳指,兩名副校長的遴選並無本科生代表參與,對人選感不滿。現時港大高層均不會有直接的政治聯繫,申作軍卻身為黨委委員,將成為校政決策的中央管理小組成員,是中共嘗試直接控制大學的舉動。由內地學者擔任負責研究和學術的副校,令人擔心大學資源會進一步向以內地生為主的研究生傾斜。

港大發言人回應稱,大學人事任命需通過所有程序才會公佈,現時不宜評論,又稱相關報道有內容與事實不符。

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申作軍曾經向港大中人否認他是中共黨員,不知道為何會被清華大學列為黨委委員。

■疑似中共黨員或將出任港大管理層,學術自由前景堪虞。

■清華2017年通告(上圖),其中一項「工業工程系黨委換屆」當時曾列明包括申作軍(黃色部份示)為該系黨委委員;但昨日校網已刪除申的名字(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