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政府第6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6,4231)昨日開始正式公開發售,綜合中銀、大新及信銀國際等數據,顯示認購反應較上一輪iBond5在2016年的銷售情況更為熱烈,有投資者一口氣認購60萬元。
滙豐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指,相比2016年的經驗,市民首日透過滙豐認購iBond的總金額有所增加。恒生銀行發言人表示,客戶首日平均認購金額較過往為高。而中銀香港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副總經理周國昌表示,首日總認購金額較2016年上升65%,每人平均認購10手,較2016年增加1倍,客戶主要經手機銀行及網上銀行認購。
大新銀行發言人則透露,認購反應理想,平均認購金額為8萬港元。信銀國際方面,其客戶申請金額較上一批iBond增33%,最高認購金額為60萬元,平均認購金額約為9萬元。
參考過去iBond認購情況,除首兩年認購人數較少之外,其餘幾次都有大約50萬人申購,而申請總額亦遠多於政府發行總額,最終按循環派發方式分配,一般可獲分配2至3手。
iBond認購期由10月23日上午9時起至11月5日下午2時,下月12日公佈配售結果,預定上市日是11月17日。申請人可透過配售銀行、香港結算公司或證券經紀認購債券,每人只可提出1次申請。絕大部份銀行及券商已推出「十免」優惠,豁免認購費、交易費、存倉費、託管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