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沒完沒了,不同行業要思考其營運模式去應付這個新常態。近日會計界就傳出有四大會計師樓為了解決北上公幹的問題,決定來年會照舊要求員工返大陸工作。整個安排大約是員工返大陸時首先要隔離2個星期,然後才到客戶公司工作,之後回港就會申請豁免,不需要隔離第二日可以繼續上班。
整個操作都極其高危,回大陸的同事自然有更高的感染風險,其他同事亦會因他們返港後不用隔離,身邊多了一堆隱形炸彈。
這個高風險計劃肯定會惹來強烈反彈,但為何公司仍要如此兵行險着?第一考慮當然是工作效率,始終有些程序都是要親身到當地才能進行。第二亦要給客戶一個交代,收了他們一大筆核數費用,要讓客戶知道,「排除萬難、寧願隔離」都要為其服務,整個故事動聽得多。
至於第三點,亦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刷存在感」。肺炎加速全球脫鈎,香港與大陸的生意來往亦因隔離等措施而有所疏遠。如果香港因肺炎而連續兩年「北上」變「不上」,或許會令客戶加速回歸大陸四大會計師樓。經歷反送中後,中港生意已有脫鈎風險,現在更是水浸眼眉,所以才一定要員工返大陸。
為了保住生意,採取如此高風險安排,萬一真的形成新群組,甚至有人因此病危病亡,又有冇人擔得起這個責任?
神仙丁
《審計搵丁》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