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日前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下令珠三角加速融合,深圳就是珠三角一體化龍頭,因此地位急升及進行各種改革。習離開後幾日,國家發改委就發佈首批40條授權深圳的事項,賦予深圳在改革上有更多自主權。有趣的是,除了發展高科技等製造業,其他的法制、金融、專業服務等改革方向,無一不是指向未被破壞前的香港。可以說,深圳最新改革方向就是香港化!
毫無疑問,在近年收權中央、集權習近平趨勢下,今次反其道而行放權給深圳,且範圍之廣、權力之多確是罕見,也可見習押了重注在深圳及大灣區,意在突破天下圍中困局。由於習揚深壓港之心昭昭明甚,以致很多人說,香港將進一步被邊緣化,終將被深圳超越及取代。這確是北京如意算盤,但能做到嗎?即使做到了,深圳不再是深圳,更不可能成為其他省市示範區,因它改革方向正是學習真正實行一國兩制的舊香港,也就是北京眼中的叛逆香港!
國家發改委頒佈的《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重點在於希望建立良好制度以保護創新產業及促進金融業的發展,當中包括讓企業發行中國預託證券(CDR)、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仿照香港建立個人破產制度、允許深圳自訂人才入境簽證、建立國際仲裁中心、提高私募基金管理人透明度和效率、開放通訊業等。深圳要進一步發展,吸引更多外資、協助打破天下圍堵中共困局等,這些改革是必須的,可是難度極大,更重要的是,它跟習的思想價值及發展方向背道而馳。
習大權在握後,逐漸放棄鄧小平改革開放做法,走毛澤東舊路,黨又控制一切,不僅社會民生,經濟事務及企業也難逃此厄運,以致國進民退,企業被要求設黨組織,黨委書記再成企業主事者,跟1980年代前如出一轍。而且,習的民族主義情緒及對歐美的敵視態度也反映在經貿及外資投資等政策上。結果民企走資、外企撤資,且因戰狼外交而陷入天下圍共困局,說到底就是國際社會對習的不信任。現在深圳的改革反習之道而行,建立適應國際社會的營商環境,涉及收縮政府權力、改革司法制度,令外界對深圳法治及司法制度有信心,否則談何國際投資仲裁中心、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憑甚麼吸引國際人才?可是,這些改革是逆習的!為了突破困局,習不惜為深圳的反習改革開綠燈?
最諷刺的是,費了那麼大勁,不惜打倒昨日的我也要深圳改革為以前的香港那樣,卻摧毀香港原先優良的三權分立、司法制度和公民社會等,而這些正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也是在國際社會廣被接納甚至推崇的根本原因。
無疑深圳的改革方向是對的,做起來卻是不可能的任務。首先,如今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信任度極低,不會有人相信深圳能建立於有別於其他省市不實行黨管一切的制度,更不信它能按舊香港模式真正的保護產權、真正按國際規矩運作的證券市場,不會相信深圳經濟特區再特起來之後,北京會一直放任其保持自主、司法制度可擺脫北京。而且,改革深圳去取代香港根本是多此一舉!只要好好保住香港的特色,不採無知、自大的想法摧毀香港,香港不但可幫你擺脫困境,還可協助深圳推行面向市場面向國際的改革,這樣必是事半功倍。相反,如今香港在逐漸變成現時的深圳,而深圳將來又不可能變成以前的香港,雙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