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好●兩個阿虫

讀書好●兩個阿虫

嚴嘉華兄送來新書《悅讀阿虫》,封面是阿虫作品《加油》,在這段香港人艱難的時間,大家自會明白箇中意義。今日認識阿虫作品的人,多是通過他的水墨畫產品,可能在商場、在食肆、或是書店慰問卡、掛牆飾物,近三十年來,這些小品早已成為香港地獨家烹製的心靈雞湯。

原名嚴以敬的阿虫,其實是第一代本地政治漫畫家,根據蘋果前老總鄭明仁說,他是香港六十年代最重要的政治漫畫家,畫風以辛辣見稱,鄭說他筆下的政治漫畫一針見血,尤其如毛澤東等文革領導人,形態傳神反映現實,與阿虫時代的溫婉畫風,可謂大異其趣。「新一代好多只會識阿虫,反而唔知邊個係嚴以敬。」

早期政治漫畫夠辛辣

嚴以敬的政治漫畫,以《萬人雜誌》創作封面最為突出,循着《萬人雜誌》的足印,你會開始認識了另一個阿虫,原來窩心的雞湯,曾經是相當厲害,辣得嗆鼻的水煮魚。《萬人雜誌》在六七暴動高峯期創刊,嚴以敬繪畫了多期封面, 創刊號封面畫作名為《狐社鼠和它的「靠山」》,描繪一隻「鬥委」狐狸腳下是老鼠,狐狸背後則是傷痕纍纍的老虎,諷刺左派暴動不過是狐假虎威。另一期封面叫《門戶開放》,漫畫旁邊寫上按語:拉過一點是門,推過一點又是鬥啦!

他巧妙地利用「門」字和「鬥」字的相近,諷刺中共左毒陰魂不散,在「門戶開放」的同時,可以隨時變回「鬥爭為綱」。他對共產黨的觀察相當準確,四十年的門戶開放,今天不就是重回「鬥」的老路。

今天「加油」也是敏感詞來的。

八十年代轉型心靈雞湯

《萬人雜誌》如是說:「香港雖然是殖民地,但在歷經戰亂與政治迫害的中國人看來香港可愛之處甚多。惟對一般知識分子來說,香港之可愛倒不是物質文明方面的生活享受,而是信仰與言論的充分自由。這一點,是連口口聲聲叫,『萬歲』的人也不能否認的……」一矢中的。

1984年起嚴以敬改以阿虫為名發表作品,自嘲「不能成龍,只好成虫」,告別了辛辣諷刺,這就是今天廣為人認識的水墨心靈雞湯。兩年前嚴以敬離世,文化人說還是喜歡他早期的政治漫畫,多過這些商業化的小品。

但大家有否想過,本來無傷大雅的小品,在今天看來,原來也很政治,就如「加油」二字。

撰文:劉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