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救亡】
【本報訊】國泰昨起停止營運國泰港龍航空,運房局表示,國泰港龍全面停飛後必須將航權交還政府,本地航空公司可向該局申請使用有關航權,並由局方按既定機制分配,意味港龍46條航線的航權將重新分配。國泰公告指,會尋求監管機構批准,由國泰及香港快運營運港龍大部份航線。有學者指出,按本港三間民用航空公司的營運狀況,國泰及快運較香港航空有優勢。惟曾任國泰機師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質疑中國民航局或會阻撓國泰合併計劃,預計政府或會將部份航權分配予正申請本港航空牌照的大灣區航空。
國泰港龍航線在疫情前有46條,全為亞洲國家及地區,主要為東亞,包括中國、台北、日本福岡等30條東亞航線,其餘16條為東南亞及印度航線。
運房局昨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航權是政府與政府之間簽訂的雙邊民用航空運輸協定,賦予各自地區或國家的本地註冊航空公司可經營連接兩地航點、航線及班次等權利。香港註冊的航空公司所使用的航權屬港府所有,是重要的公共資源 ,本地註冊的航空公司需取得港府分配的航權,亦需向擬營辦航線所涉及的其他有關當局申請許可。因此,國泰港龍全面停飛,必須將航權交還港府,不能自行轉讓予其他公司。
當局指出,政府收回港龍航權後,本地航空公司可向該局申請使用有關航權,局方會按既定指引處理,會考慮鼓勵良性競爭、是否對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有利、香港航空業的整體發展等因素,按既定機制分配。首要原則是公共資源能夠被充份利用,鞏固香港航空業的競爭力。
運房局續稱,知悉國泰有意申請相關航權,在收到國泰申請後,局方會根據既定機制處理,每個申請情況有所不同,處理時間不能一概而論。由於航權及其分配的具體情況涉及政府與政府之間機密談判內容及商業敏感資料,當局不會向第三方披露詳情。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預料內地當局會支持國泰繼續營運中國航線,相信國泰不會失去港龍的中國航線,至於交由國泰抑或香港快運經營,就要由國泰整體規劃。
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高級顧問羅祥國表示,現時本港只有三間本地註冊的民用航空,包括國泰、香港快運及香港航空,至於深圳東海航空董事長黃楚標旗下的大灣區航空仍在申請牌照階段。
他指,政府考慮批出航權時,會考慮申請公司的經驗、財政能力、業務安排等,國泰相對嚴重財困的港航有優勢。不過航空公司須逐條航線申請,政府具體審批時間要視乎實際情況,若只有國泰申請,時間或可較快速。
曾任職國泰機師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對國泰能否全取港龍的內地航線有保留,他說早前有傳媒引述消息指,因反修例運動,中國民航局或會阻撓國泰合併計劃,而且正申請本港航空牌照的大灣區航空欲在民航業大餅中分一杯羹,預計政府或有可能會將部份航權分配予大灣區航空,「會唔會係其中一步棋,好快就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