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京跪低 炒抗爭員工

向北京跪低 炒抗爭員工

【本報訊】航空業涉及國際間航權問題,從來避不過政治漩渦。國泰母公司太古為了維持主權移交後在港的影響力,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向中國政府示好。英國解密檔案曾揭露,太古憂慮主權移交後失去航權,為此促成滙豐出售持有的國泰股份予中信泰富,另一邊廂,國泰收購港龍股份時,中信泰富亦有增持港龍股權,航空公司成為中英角力場所。

中國民航局介入升級

太古施懷雅家族一直與中方關係友好,集團多年來在內地擁龐大業務,2018年由第六代施銘倫執掌上市旗艦太古帥印,但去年的社會運動,再令這間英資巨擘與中方關係現暗湧。在反修例運動爆發初期,國泰不少員工請假加入抗爭,國泰未有干預,但這引起中方反彈,民航局國泰發出重大航空安全風險警示,要求國泰對支持「非法遊行」人員停止執行涉內地航空的職務,並向當局提交有關員工資料,國泰為此「跪低」,先後解僱多名聲援社運的員工,太古及國泰及後多次刊登「止暴制亂」廣告。

國泰曾向員工發信,指內地航線是國泰的核心業務,按照法例國泰航空必須遵從民航局要求,施銘倫8月初更上京見民航局副局長崔曉峰,尋求解決事件。民航局介入國泰業務更見明顯,今年5月已有傳國泰為救亡,已計劃取消國泰港龍品牌,但被民航局視之為業務擴張,或阻止國泰保留由港龍營運的20條內地航線。至昨日,國泰方宣佈港龍「死刑」,但在這緊張社會形勢下,內地對國泰的控制或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