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電動車越趨普及,但本港電動車充電設施不足,不少充電車位更經常被非電動車車主佔用,影響電動車車主充電。香港房屋協會首次將車牌識別技術應用於轄下電動車充電車位,任何車輛只要泊充電車位,一律每小時額外收費10元。新措施雖有助防止充電車位被濫用,但電動車車主卻因此要多付泊車費。房協指已有六個停車場加設電動車車位智能收費系統,預計明年首季逐步推展至13個停車場。
根據環境局資料,本港電動私家車數量由2010年僅約70輛,增至今年約1.4萬輛。房協轄下有56個停車場,提供9,600個車位,只有約200個屬電動車充電車位。
房協商業租務高級經理徐勛表示,不少轄下停車場電動車車主指充電車位難求,「好多時非電動車車主擺咗啲充電位,令真正有需要車主無法使用」,又指部份停車場因電力負荷不足,只有一個電動車充電泊位。
為有效管理及避免電動車車位被濫用,房協轄下六個停車場包括長沙灣喜薈、鴨脷洲悅海華庭及土瓜灣欣榮花園等停車場,去年起加設智能收費系統。徐勛指電動車車位的充電器上會安裝鏡頭,自動識別車牌號碼及記錄時間,當車主出閘時,系統會自動識別車牌號碼,分別顯示時租及充電泊位費用,駕駛者離開車場時需一併支付費用。
新措施下,只要停泊在電動車位,除要支付泊位費,房協每小時會額外收費10元。若以每輛電動車平均要6至7小時充滿電,即電動車車主若使用房協電動車位,每次要額外支付約60至70元充電位佔用費。房協強調措施是防止非電動車車主濫用,又指不少電動車車主願意負擔額外收費。
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指出,房協新措施本末倒置,影響需要充電的電動車主,認為房協應針對處理濫用電動車位的私家車主,例如鎖車或罰款等,並應加設電動車充電位應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