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南下深圳,說「深圳是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采演繹」,深圳果然是靠社會主義發展起來的嗎?
如果社會主義能救中國,為甚麼大饑荒餓死四千萬人?為甚麼文革把經濟搞得差點崩潰?為甚麼六四幾乎斷送改革開放,鄧小平南巡再扭回正軌?為甚麼朝鮮古巴數十年落後如故,而堅持市場經濟的共產越南,正在經濟大起飛?
中共建政之初,私有經濟還在,百廢初興,不旋踵即搞集體經濟,搞到大躍進大饑荒,之後靠劉少奇的「三自一包」起死回生;剛緩過一口氣,毛澤東又搞文革,搞到經濟瀕於崩潰,毛死後鄧小平撥亂反正,引入市場經濟,中國又有生氣;習近平上台後,再度重返文革——社會主義誤盡蒼生,靠資本主義打救,剛有點長進,社會主義又舊病復發,歷史不斷重複,昭昭明甚。
中國國力不濟,不是因為中國人蠢,也不是因為懶惰,只因為中共集權統治束縛了生產力。生產資源國有化,集體勞動扼殺民間積極性,政治運動不斷,人民成驚弓之鳥,專制體制窒息了中國人的生產熱情和創造性。
改革之初,中共放鬆對人民的精神文化束縛,中國人膽子大起來,利用市場開放的空間,嘗試新的生產技術和商業手法,「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催生第一波的發展動力。
因發展資金不足,政府只好引進港資台資,外資進來,現代技術和管理方法也進來了。中共默許基層官員貪污,提高幹部積極性,又以GDP數字衡量政績,鼓勵不同縣市競爭,更激發社會生產的活力。
中共向西方國家取經,大力發展基建,開公路建電廠,一改死氣沉沉的經濟格局。全國上下一心向錢看,官員與百姓初嚐甜頭。稍後朱鎔基實行國企與稅制改革,讓中央政府有更大財政權力,打下經濟起飛的基石。
在美國幫助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美國給予最惠國待遇,大大推動對外貿易,積累家底,經濟全面起飛。
綜上所述,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絕不是得益於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得益於中央集權的領導力,恰恰相反,是中共放鬆政治束縛,釋放民間的積極性與創造力,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中共是藉資本主義的東風,破社會主義的堅冰,社會解凍,全新經濟格局破土而出。
中共處境艱難時韜光養晦,一旦回氣就故態復萌,好了傷疤忘了痛,近年國進民退,國企實行資源與市場壟斷,民間企業生存空間日窄。中共忘記了,一再打救中國人民的,不是社會主義的專制體制,恰恰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
此次習近平南下,給了深圳更大自主性,甚至開放能源、電信、公用事業、交通運輸、教育、金融等要害領域的市場准入,以此吸引外資。在社會主義又走進死胡同之際,再一次請資本主義來救命,數十年往復循環,都只是這一種套路。
中共每發作社會主義狂熱,經濟就走下坡,人民就吃苦;中共每借重資本主義,經濟就回氣,人民就過上好日子。那究竟是社會主義救中國,還是資本主義?
中共死抱社會主義,因為只有一黨獨裁才保障權貴家族的利益,一旦資本主義過度發展,動搖中共的上層建築,勢必擠壓權貴家族的發達空間。說到底,社會主義也只是一個幌子,最要緊是權貴利益綿延不絕。
古今中外,只有民間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才是經濟長遠發展的真正動力,專制政治和文化管制,正是扼殺經濟活力的精神枷鎖。中國經濟體量雖大,科技成果靠引進,財富積累靠外貿,一旦走回內循環,經濟動力即瀕於枯竭。再加上體制的弊端,不斷繁殖國庫的蛀蟲,人民的積怨,長遠消耗社會的能量,中國正來到一個轉折點上,文革回潮,前景更暗淡。
「四個自信」不見提起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支歌仔也唱不下去了,在外頭頭碰着黑,重回內循環荊棘滿途,寄望社會主義救命,只是自我催眠罷了。
方圓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