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因怕無公正審訊 獲德國庇護女生:司法敗壞成離心力

逃亡因怕無公正審訊 
獲德國庇護女生:司法敗壞成離心力

【兩制蓋棺】

【本報訊】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提出要增強港澳青年對祖國向心力,但諷刺地同日一名22歲反修例抗爭者,卻獲德國政府批出難民庇護。化名Elaine的中文大學女生獲難民身份後接受本報專訪,感嘆香港司法制度敗壞,恐怕不會獲公正審訊,正是推動她逃亡的「離心力」,她指北京落實港版國安法或成抗爭者獲政治庇護的催化劑,相信德政府理解中共、國安法對港威脅,進一步發展救生艇計劃,為港抗爭者提供保護。

記者:梁穎妍

德國2018年曾向本土民主前線成員黃台仰和李東昇批出政治庇護,事隔兩年,化名Elaine的中大女學生本月14日再獲德國聯邦移民與難民局正式批出難民身份。Elaine接受本報專訪時形容,沒有任何政治聯繫的她只是運動其中一個抗爭者,沒有想過要逃亡,她甚至幻想過在牢中完成學業、進修。

■德國政府日前批准Elaine申請,是首宗香港人因反送中獲庇護。

為「拋棄」手足內心掙扎

然而,當去年底遭警方以暴動罪、違反蒙面法拘捕後五日,她決定踏上離港不知歸期的旅途:「可能以後唔知會唔會坐監嘅人坐坐吓上咗大陸坐監,或者上咗大陸送審,完全未知」,她在家人、親友完全不知情下啟程,輾轉經台灣赴德國,僅在事後向他們報平安。

近一年庇護申請過程,Elaine稱最難捱的是德國政府每兩周派發資源及文件,但沒有任何申請狀況的訊息,她一開始也未能聯繫在德港人如黃台仰等協助,就像她曾因搭錯車錯過返回位處郊區難民營的尾班車,「左右望落全部都係草或者屋」,在沒有路燈的黑夜下摸索路途。

她憶述自己初到埗時內心仍十分掙扎,「覺得會唔會拋棄咗好多上緊庭、走緊法律程序、還柙緊甚至乎坐緊監嘅示威者」,更在年初不幸遭難民營職員性騷擾,她稱是遭對方「肢體上接觸、非必要嘅接觸」,由於案件有待法庭審理,她不便評論,但透露事後情緒崩潰,需入住精神科醫院休養。Elaine稱,性侵案件屬個別例子,其他職員對她十分友善。

Elaine在申請待批期間,十分關注香港,她未及想到申請被拒被逐返港會有何後果,又認為國安法或成抗爭者獲政治庇護的催化劑,「我反而覺得香港情況喺外界眼光(嚟講)係嚴重咗,所以提高咗庇護嘅機會」,又透露面試時主要向難民局面試官陳述香港政治狀況及司法制度問題,「我認為佢會有考慮到我講嘅關於香港司法制度越嚟越唔公正」。

她也留意到12港人被指逃亡台灣遭內地扣留的案件,「我會覺得以後離開香港做法越嚟越危險,風險越嚟越高係真」,希望外界繼續關注12港人。

盼德發展救生艇計劃

Elaine又希望德國政府可再簡化港人申請難民庇護程序,發展救生艇計劃援助香港抗爭者。至於Elaine目前生活,她說現居於德國政府提供的住所,短期內希望完成德文課程,再申請大學就讀,未有其他打算,在反修例風波中人生被迫停頓要在異鄉重新起步,香港一國一制大陸化的離心力縈繞在Elaine身上,她亦擔心香港情況在國安法下惡化,寄語香港抗爭者要照顧好自己壓力、情緒,「未去到最後一刻未必知道事態發展,惟有作最壞打算,最好準備」。

另外,由流亡海外黃台仰等港人發起的組織「避風驛」日前公開Elaine獲批難民身份。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被記者問對今次事件有何評論時,只稱「我不掌握你所提的有關情況。」他續指,「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一貫反對外國在涉港問題上干涉中國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