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成主流 熊貓無碇企

屠龍成主流 熊貓無碇企

中美由友好到交惡,替美國在背後出謀獻策的,不少是熟悉中國問題的「知華派」或「中國通」,這批人大致可分為主張對華友善的「鴿派」以及要求強硬制華的「鷹派」。亦有人對這兩派人加以形象化,形容他們為「抱擁熊貓派」(Panda Hugger)與「屠龍派」(Dragon Slayer)。

中國通「山頭林立」,對中國的見解紛紜。2017年,曾擔任美軍亞洲事務顧問的中國問題專家洛森(Ben Lowsen),在「抱擁熊貓派」與「屠龍派」之間,加入深諳中國文化、歷史與國情的「漢學派」(Sinologist)以及以資深外交官作為代表,主張與華保持接觸的同時仍須警惕的「外交派」(Diplomat),作為對中國通門派演變的分析框架,曾增添不少話題。

■南沙群島島礁之一的永暑礁,早已有中國軍隊駐紮礁上戒備。互聯網

中美政府關係 成左右主因

一般分析相信,經歷1996年台海危機以及2010年南海主權爭議升溫,「中國威脅論」高唱入雲,曾長期主導對華政策的「抱擁熊貓派」,已開始走向衰落,而「屠龍派」則逐漸成為主流。至近年,中國「戰狼」個性盡現,華府已再無「抱擁熊貓派」立足之地。

知名中國問題專家林培瑞則對華府的中國通,有着不一樣的看法。他批評說:「(今日)做美國政府顧問的『中國通』 幾乎所有對中國社會一點兒都不通。 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的了解相當膚淺,甚至不會說中國話。依靠的是繙譯材料和會說英文的中國人。研究的重點不是中國,是『中美兩個政府的關係』。」

林培瑞不諱言:「共產黨歡迎有這麼一個『中國通』 班子做美國政府的顧問。這些人最願意接受『共產黨就是中國』 的等同模式,這恰好是中共最需要的。」

不過,林培瑞非常欣賞美國國務院中國政策規劃首席顧問的余茂春教授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enger), 認為兩人優點是不接受「中共等同於中國」,並在許多問題上,比其他中國通看得更清楚,更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