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台灣的托嬰中心

有個台灣家●台灣的托嬰中心

受疫情影響,香港的家人都無法來台灣探望我們,加上月底我們第四間餐廳即將開業, 這段時間我們就是忙着裝修餐廳和試業前準備,帶着三弟實在讓我們分身不暇,所以最近都開始研究台灣的托嬰資源。

在台灣,很多媽媽都是親自帶孩子,一般家庭如果想合法請外傭姐姐幫忙,是非常困難的,遇上兩夫妻都要上班,家中又沒有長輩幫忙帶孩子,就會考慮台灣的托嬰中心。

原來全港只有約十多所非牟利育嬰園,但台灣的托嬰中心就非常多,二〇一九年二月底,全台已有1063家托嬰中心。這些托嬰機構多半集中在人口密集的縣市,除了六都以外,新竹縣、新竹市、彰化縣托嬰機構的數量也超過四十家以上。

我們的第四間新餐廳將會落戶在新竹的竹北市,這邊都是近年規劃好的重劃區,有很多新蓋的住宅大樓,也吸引了很多小家庭進駐竹北,所以在竹北市的托嬰中心,多得幾乎「總有一間在附近」。

雖然說是臨時托管,但也要一天前打電話到托嬰中心預約名額。比較過幾間托嬰中心後,我們終於帶着三弟踏出了第一步,第一次讓三弟到托嬰中心,臨時托管了四個小時。

臨時托管四小時 盛惠一百五十港元

很多托嬰中心的環境都很寬敞,老師和小孩的比例才一比四。我們這間是屬於私立的托嬰中心,臨托每四小時收費六百台幣(約一百五十港元), 費用已包括一餐的餐點,每天最多可以臨托十二小時。如果是要整個月的托嬰服務,收費大約是每月二萬四千台幣(約六千港元);如果是選擇每個月都固定星期一至五送小孩到托嬰中心,還可以申請台灣政府的育嬰補助:每月六千台幣。

自從三弟出生後,我和他幾乎是形影不離,當老師把他抱到教室的時候,我心裏面還是有一點不捨,但隨即透過教室內的鏡頭,看到三弟已經火速融入上課的環境,很開心地坐在老師的大腿上聽故事,讓我們也很安心地把他放在托嬰中心小半天,然後可以讓我們專注有效率地工作一個早上。

專門照顧三歲以下的孩子

從早上七時半到晚上七時半的托嬰服務時間,有托嬰經驗的專業人員可以幫忙照顧六個月至三歲的孩子,像我們這次臨時托管四小時,只要在這托管時間內,就可以隨時把小孩送到中心,有專業的老師陪伴孩子說故事繪本、玩小遊戲、聽音樂,吃有營養的小孩餐點,也可以安心睡午覺休息。

雖然只是臨時托管,但老師也不忘把三弟在托嬰中心時遊玩的相片傳給我們,可能因為他從小就在餐廳長大,常常接觸不同的客人和員工,所以很快就可以融入陌生環境,老師說三弟就是四處參觀學校,一邊走一邊跟人揮手,一臉輕鬆自在,更沒有哭鬧找爸媽。

這次在台灣的臨時托嬰經驗,對於我們這些在台灣沒有家人幫忙照顧小孩的家庭,確實是一個神支援,及時解決了很多我們要臨時工作的需要,也解決了我們照顧小孩和兼顧生意的心理壓力,這的確是很多爸媽的一根救命草呢。

台灣的托嬰中心資源豐富, 成為很多爸媽的一根救命草。

Cass(King Kong 媽媽)

八十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二○一七年五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着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