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上周突押後宣讀《施政報告》,稱部份要求中央支持的措施,要與內地部委商討。包括《文匯》、《大公》等多份左報昨刊出林鄭專訪,提及正就加強金融業互聯互通、創新科技、機場和航空業及改善民生四方面尋求中央四方面支持,又稱研究與深圳推出「聯合政策包」,吸引遭美國針對的人才回流深港,但有學者認為,林鄭提出港深融合惠港政策或是一廂情願。
林鄭接受左派報章專訪時解釋,準備《施政報告》時希望中央支持港經濟復蘇,又指希望獲中央支持政策,包括金融,加強互聯互通;創新科技則希望香港與深圳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機場與航空業範疇,由於2022至2024年三跑系統陸續啟用,在此關鍵時候,如何令航空業更快復蘇,需向中央爭取,又稱香港現況嚴峻,包括受中美關係、社會動盪,以至疫情等多重打擊,非單靠內部消費可解決。
有關與深圳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林鄭指將研究與深圳推出「聯合政策包」,吸引遭美國針對的人才回流深港;又期望中央支持香港提振經濟,如金融業加強互聯互通、與深圳攜手打造創新科技中心。
不過,資深投資者林一鳴指,林鄭訪問中提出方針毫無亮點可言,主因中央對深港融合態度大不如前,「通常每次香港有經濟困難,中央都有政策幫香港,今次已經完全冇,所以我覺得林鄭有機會自己一廂情願」。
林估計,遭美國針對科研人才主要為內地人,他們回流定會首選深圳,香港並非「聯合政策包」受惠對象,深圳科技發展遠勝香港,香港在科研上缺土地、人才、儀器等配套,而科技園支援亦遜於內地科研資助。
經濟學者羅家聰認為,金融業互聯互通是林鄭一廂情願,反而深圳或有意提高額度或容許更多外資直接進入,毋須再經香港投資,未來香港或因而失去「中間人」角色,以及失去特殊待遇,成為與內地相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