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280億購高鑫 歐尚退出 3年11家外資零售商撤華

阿里280億購高鑫 
歐尚退出 3年11家外資零售商撤華

【本報訊】高鑫零售(6808)宣佈,由阿里(9988)全資持有的淘寶中國收購該公司股東、法國歐尚集團(Auchan)持有的38.58%股權,作價280億元,折合每股8.1元。昨日高鑫復牌後股價大升,收報9.45元,升19.2%。本報統計2017年以來,有11家外資零售品牌撤出內地市場,包括家樂福及瑪莎等。

高鑫原由台灣尹衍樑家族潤泰企業及旗下上市公司潤泰全球合資,1997年於中國成立以「大潤發」為主品牌的大賣場,2000年與法資穆里耶茲家族(Mulliez Family)旗下歐尚合併,發展成中國賣場的龍頭,於2011年在港上市,去年銷售額1,018.68億人民幣,並擁有486家大賣場。

2017年11月,阿里旗下淘寶中國以每股6.5元購入尹衍樑家族及歐尚集團約31%股權,作價193.03億元,成主要股東之一。而這次阿里再購入歐尚於高鑫的股權後,持股增至72.35%,將按例提出全購,額度代價最高170.3億元。

歐尚退出內地市場並不是單一事件。本報統計自2017年起,已有11家外資零售品牌退出中國,其中以樂購(Tesco)售予華潤集團的金額較大,其在2014年先以220億出售80%股權,易名「華潤萬家」,餘下股權在今年2月出售。

而在規模上,在中國擁有200間分店的家樂福,亦在去年以48億的估值出售八成股權予蘇寧易購。

網購崛起 百貨「無啖好食」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表示,外資敗走內地百貨業的主因,是內地電子商務發展成熟,網購已成為主流,令以實體店為主的百貨公司「無啖好食」,繼而結束中國業務或賣盤予中資企業,「(賣盤)互惠互利之餘,亦可以拎返筆流動資金」。

至於外資於內地經營的掣肘、中美關係等,則造成間接影響。他又指,由於內地百貨業正萎縮,估計有關情況將持續,「日後百貨店可能只需一間旗艦店,其餘以網購為主」。事實上,內資天貓、美團(3690)、京東(9618)等新型銷售模式崛起,令外資大賣場舊模式面臨考驗,加上在轉型不及下,賣身予科網企業供其改造及革新,將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