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全球局勢及中美關係、被形容為有史以來最重要選戰的美國總統大選,尚有兩星期便正式進行投票,現任總統特朗普與對手拜登的選戰白熱化。本報記者抵達武漢肺炎仍肆虐多個關鍵搖擺州直擊當地拉票活動、聽聽選民心聲,及當地香港人、華人對大選的取態,今日起作多日報道,首站將直擊新一波「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發源地明尼蘇達州,了解運動對當地民意的影響。
記者:鍾雅宜、何家達、林偉誠 美國直擊
明尼蘇達州最大城市明尼亞波利斯至今示威未息,有當地抗警暴組織形容,不少運動支持者或會支持拜登,因認為特朗普在處理黑人運動上表現差,但拜登有種族歧視前科,故即使他上場亦不期望帶來太大改變,顯示拜登不能視黑人票為囊中物。
新一波「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示威抗爭運動今年5月底在明市爆發,非裔男子弗洛伊德被警員壓頸殺死,觸發示威席捲全美。在明市有20多年歷史的抗警暴組織「Communities United Against Police Brutality」,其董事會成員Dave Bicking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事發當日警方曾講大話掩飾壓頸殺人事件,翌日片段流出來激起民憤,他指該市的種族歧視及警暴問題積存已久,因此示威一發不可收拾。
他稱最初示威集會尚算和平有序,警方卻以催淚煙、橡膠子彈及胡椒噴霧等對付示威者,其後曾有人搶掠及縱火等,涉事的警局亦受破壞要停用。Dave稱,當地示威活動尚未停止,雖然四個涉事警員先後被起訴,市政府亦聲稱會減少警察撥款及改革警隊,但Dave形容「至今已事隔四個月,實際上根本沒有做甚麼,改革的公眾諮詢尚未展開,甚至早前一筆涉及武肺疫情的緊急撥款,警察撥款的減少比例較其他部門還要少。」因此至今民怨未息。
總統大選臨近,Dave直言該市較傾向民主黨,「不少人也許會支持拜登,因認為特朗普在事件上做得十分差」,但比較兩黨候選人,處事手法其實不相伯仲,如拜登「口上說得好聽」,但以往任參議員時拜登曾積極推動犯罪法案(《暴力犯罪控制和執法法案》),故他有種族歧視的前科,即使他上場亦不期望會對黑人運動有幫助,「相信他不會成為(黑人運動)的救星。」他亦認為該市不少人亦受到騷亂影響,或許民意因此變得兩極,「有部份人會支持特朗普,因為想停止部份搶掠及縱火行為。」
非裔的DJ Hooker至今仍積極參與抗爭,他19歲時曾在友人家外受警察羞辱,質疑他有意入屋行劫。他直言特朗普明顯反對運動,視部份示威人士為恐怖分子,亦支持「白人至上」主義,故絕不會投票予他。至於拜登,他雖提過支持運動,「但不知是否真正可信,而在奧巴馬年代,拜登對改善有色人種待遇的政策亦不多。」故仍在考慮是否投票予拜登,亦會考慮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