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試點改革」專家質疑成效

深圳「試點改革」專家質疑成效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南下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後,國家發改委昨公佈「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首批40項的授權事項清單,包括推出深市股指期貨、展開創新企業境內發行存託憑證(CDR)試點,並推動簡化外籍人才簽證等。有分析認為,中共高層有意賦予深圳在推動改革上更多自主權,盼藉此增加深圳對外資的吸引力,但中共計劃經濟思維始終未改,故效果成疑。

有別以往層層審批

國務院上周公佈「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昨舉行記者會公佈40條授權事項清單。金融方面,包括推動具創新引領示範作用的企業發行股票或CDR並在深交所上市,並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以及加快放開增值電訊業務並逐步取消外資股比等限制。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強調,這次綜合授權有別以往的「層層審批、逐項審核」,除明確要報批的事項,其他不再逐項報批。深圳市長陳如桂表示,首批授權清單中20多項,需修訂現行法規。

早在2018年有傳中國證監會推進CDR進程,讓於海外上市的中資新經濟企業回歸內地A股掛牌,但後來再無下文。經濟分析師羅家聰對本報稱,相信國家發改委現表明擬在深圳進行CDR試點,與中概股在貿易戰下醞釀加速從美退市有關。「(中概股)沒甚麼選擇,一係香港,一係深圳,最高領導人說做就做,要做可以很快,不過要吸納外資就難。」對於深圳擬推動簡化外籍人才簽證,方便外資企業進駐,他認為外國人在華工作有機會被扣留的說法甚囂塵上,近期已越來越多外企高管撤出中國。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當局雖聲稱授權事項清單不用「層層審批」,但這並非真正的權力下放。「當局稱『除明確要報批的事項,其他不再逐項報批』,就是留下了一條尾巴,如果它覺得情況失控,地方僭越了中央,它就會把某些事情列為必須報批。」他指這些情況以往在深圳多年都有發生,地方領導都會揣摩上意不會逾越紅線,導致多年來改革停滯不前。發改委網站/《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