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講在唐人館飲茶,向世侄畀意見大學畢業後讀碩士讀乜好,這個年頭,向後輩畀職業意見,十分危險,隨時錯晒。例如即使到咗去年夏天,做機師仍然係上佳職業,全球機師供不應求,澳洲航空訓練學校收生收唔切,空姐嫁機師,係一個夢想。點知到一個COVID-19在今年一月出現,成個航空業從天堂跌落地獄,機師大量失業,長期放無薪假,新機師完全搵唔到工,世侄之同學在澳洲讀航空,即時被玩殘。
為職業而揀學科,無可厚非,但時代轉變之快,年輕人要嘅skill set係適應力,可塑性,懂得隨時應付新環境。新環境之基本功就係電腦軟件知識,硬件知識可由工程師負責,一般人未必懂,但軟件方面就要能夠掌握運用,免被時代淘汰。
有一單新聞證明一啲大銀行仍然沉迷於舊時代,無端端犯法。摩根大通被指有內部選取僱員指引,就係新人應徵,需要3.4 GPA,大約相等於係二級甲等榮譽,一位董事總經理指示下屬可以聘用一位哈佛畢業生,雖然佢唔夠3.4 GPA,但呢位申請人係大集團CEO級數行政人員個仔,大集團附屬公司當時行將申請上市,於是一件平常不過之破例「僱用案」在廉政眼中係意圖賄賂高級行政人員,從而取得IPO保薦人地位,案情大意如此,該名董事總經理被控,失去高薪厚職地位。
我地唔講案情,只係想講,大公司用GPA做僱用新人初步標準,有啲莫名其妙,哈佛GPA 3.4等唔等於中大GPA 3.4或史丹福或UCLA 3.4呢?點解得3.4唔係或3.6呢?呢類政策直情係得啖笑。上星期有報導講,IBM進行僱用人才制度改革,宣稱以後聘請新人,不限學歷,近年已多聘副學士,職業訓練學校畢業生。前行政總裁Ginni Rometty(今年二月改任IBM執行主席),透露現時IBM多達47%的招聘空缺者,冇大學「沙紙」,更着重新人的在職培訓,一個僱員的終身學習意願,比入職時的技能更重要!明白未?21世紀第三個10年代,即將來臨,大公司業務要嘅人才唔係一級榮譽,而係有強烈意志「終身學習」嘅人,最基本必需技能就係語言溝通能力,能言善辯及電腦應用,其他技能就邊做邊學好了!
IBM應該最懂得此點,因為呢間聘用過千名博士、曾被譽為永遠領先嘅電腦科技公司就係被兩個大學逃兵Bill Gates創辦之微軟,及Steve Jobs之蘋果顛覆咗(disrupted)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