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新冷戰格局下,中國安插的間諜學者恐遭連根拔起,中國不但提出嚴厲批評,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甚至為此曾在各個渠道多番警告美國,如不撤銷對中國學者的控罪,那麼在華美國公民「可能會墮入法網」。專家向本報分析,不排除中國知道美國已瞄準了更多中國學者,所以才需要立即強硬出招反制。
《華爾街日報》報道引述消息指,中國官員以不同渠道,多次向駐華大使館等多個美國政府代表發出警告;中方的表態直截了當:「美國應撤銷對中國研究員的檢控,否則在華美國公民可能會違反中國法律。」早前,數名在美國大學做研究的中國科研人員,因向美國入境部門隱瞞與解放軍的關係,違反簽證條例而遭起訴。美國更指中國外交官在背後為這批研究員做協調工作,而中國駐侯斯敦總領事館乃中國留學生間諜、竊取經濟和軍事情報的「司令部」,故於7月要求中國關閉該領事館。外交風波再次升級。
報道指出,中國政府會視乎情況去扣留外籍人士,而這大多沒有理據,或出於外交報復,被華盛頓政界視為「人質外交」。美國國會發言人拒絕回應報道,但警告在華牽涉商業糾紛、刑事或民事案件的美國公民可能會被中國禁止出境,直至事件解決為止。美國早在9月曾發出旅遊建議,勸喻國民不要前往中國,理由包括中國政府會藉拘留外國公民,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
司法部國家安全部門負責人德默斯表示,留意到中國政府曾在無法律依據下,拘留美國及加拿大的公民,以向其本國政府施壓,又說如果中國想成為大家都認同的世界大國,就應該尊重法治,停止人質外交。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和中國外交部暫時未有回應。北京則由始至終都否定「人質外交」一說,只稱中國執法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
「根據過往經驗,這類爭拗大多在枱底解決,以防止在外交出現不良影響,並且給中國面子。」前美國國家安全官員、現任智庫組織保衞民主基金會成員辛格爾頓指出,美國司法部最近的舉動展示了對解放軍最強烈的打擊,這目標是中國最受尊敬的部門。辛氏認為:「這是改變局勢的一着,可對雙方各自造成重大的危機。」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本報指出:「涉及到軍事,事件就會變得十分敏感,去到另一個層次。中國今趟強硬回應美國,未必是黔驢技窮,而是反映出中國或得悉有更多類似唐娟的研究員被美國拘捕或被瞄準。不排除背後已有事發生。」他也指出這類事件過去都是私底講數,如中澳兩國未交惡之時,澳方即使捉拿了跨境到澳洲辦案的中國人員,亦是在暗地裏解決,雙方不會聲張,但當兩國交惡時,如中美現時的關係,大家就會互相捉人,至於最終誰會佔優,就得看兩國國力。《蘋果》記者/《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