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噪音勁 住戶為儲錢啞忍

劏房噪音勁 住戶為儲錢啞忍

【本報訊】「劏房其實就係唔人道,當人習慣荒謬,有啲更荒謬嘅地方,你就會覺得好正常。」大量工廈甚至商廈單位近年被打造成劏房出租,吸納年輕人蝸居,但有前租戶坦言,單位表面豪裝,實則豆腐渣裝修,空心牆隔音差,終因噪音及扔垃圾問題兩住兩遷,搬回住宅劏房繼續捱,為的只是儲夠首期買樓。

觀塘工廈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工廈單位招租街招,部份更聲稱「全新裝修,獨立洗手間」,甚至透過租房網程式搜尋,即可尋獲大量「工作室」,標榜浴室連熱水爐,隨時聯絡經紀睇樓。

■觀塘劏房林立,有菜檔順勢於工商廈地下擺檔。

■有大廈於公共區域設置洗衣機,供租戶使用。

「鄰居成日打仔」

「即係住人囉,有啲嘢唔使講出口。」從事幕後演藝工作的Jeff,數年前打算成家立室,為結婚儲足三成首期,遂透過網上地產經紀,以7,000元租住觀塘鴻圖道一個面積約百多呎的工廈劏房,間隔與一般住宅無異,至一年後因鄰居多次亂扔垃圾出窗遭投訴,受累而被趕走。他再租住隔鄰工廈一個公寓式劏房,以近8,000元租住,連同他在內共十多戶。

他甫入住便後悔,「望落去就靚,但裏面鑽唔到牆,(係)空心牆,木板都掛唔到。」單位房廳一體不設廚房,只能用電磁爐滾熟食物,「煎雞翼同牛扒,成屋都係煙」。最大缺點是板間隔音差,噪音令他徹夜無眠,「住親都係有問題嘅人……鄰居成日打仔,或者MK仔喺度嘈交、飲酒、打交,住嗰兩年經常發生」。經過兩年工廈劏房生涯,Jeff搬回住宅劏房。

葵涌劏房住客聯盟成員吳堃廉表示,近年多了業主於觀塘、荃灣及葵涌「精裝」工商廈劏房,再以每間7,000至8,000多元出租,吸引年輕客入住,亦有舊工廈被改造成「迷你倉混合型劏房」及「板間劏房」,月租由2,000餘至5,000元不等,而因疫情影響需求上升,近半年工商廈劏房租金不減反加,促請政府檢視現行搬遷津貼及安置工廈劏房戶政策,加快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