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洛杉磯快艇在本季季後賽次圈「翻船」後,相關的負面消息紛紛傳出來,其中不少都跟球隊內部不和有關。最新一宗八卦是指主將尼納特(Kawhi Leonard)這一季來投,竟擁有可以自行控制何時輪休(Load Management)的權力,甚至指他可決定自己在比賽中甚麼時候下場,這種特權令隊裏原有的一些老隊員看不過眼,導致球隊不團結,埋下失敗的伏線。
這種內幕有多少真實,我們無從確定;尼納特本身體質狀態是否真的需要如此,也不是我們可以判斷。而事實上上一季速龍讓他輪休的策略,也確實成功奪得冠軍。只是看到關於當今超級巨星要Load Management的種種,我無法不聯想起偶像佐敦(Michael Jordan、圖)的往事。
佐敦的生涯中,除了有2季受傷及1季在季尾才復出之外,沒有一個常規球季打少過78場。更令人敬佩的是,他貴為全聯盟最頂尖巨星,就連每場季前熱身賽也不會缺席,而且不是隨便打打就算,總會上陣一定時間。根據訪問說,佐敦對於身為巨星的責任非常自覺,他想到有許多球迷進場,很可能是一生唯一一次有機會看他真人打球,所以自己必須要為他們盡力獻技。
NBA球星的首要目標當然是贏球和爭奪冠軍,這也是一些球隊和球員提出要輪休的理由。可是我想,論求勝心和意志,相信沒有誰敢說自己超越得了佐敦,而他卻仍然能夠在全心爭勝之外,盡到自己每一場比賽滿足球迷的責任。也許因為在佐敦心裏,根本沒想過兩者不可兼顧,也從來就不會給自己套上限制。他甚至以40之齡,在華盛頓的最後球季還是能夠打足全部82場。再說又被人罵我「貴古賤今」了,但這種精神的差別,確實是令人常常懷舊的因由。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
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