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芽故事●愛心.教育.一脈相承的浪漫 幼師轉做紋身師 兼幫浪浪搵家

胚芽故事●愛心.教育.一脈相承的浪漫 
幼師轉做紋身師 兼幫浪浪搵家

雖然紋身越來越普及,但相信在不少香港人眼中仍是成人限定。最近的一個星期天,有不少阿媽拖住仔女,走到旺角一間紋身工作室。當日除了是工作室開放日,同時是領養日,紋身師Elizabeth Or和一眾流浪狗義工,帶領男女老幼欣賞紋身兼親親狗狗。

狗與紋身,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Elizabeth是愛狗之人,領養時認識了狗義工Annie,得知流浪狗組織難有理想的場地去舉辦領養日,造就今次crossover。

「試過喺西貢碼頭搞,好天曬落雨淋,幾慘㗎。」就算辛苦,狗義工Annie也希望多辦領養日,除了救回來的狗數量遠多於獲領養的狗,她也覺得領養日是狗狗一個學習的機會。「我們常說,狗也是性格決定命運,對人友善、能和其他狗相處,被領養的機會一定大得多。領養日對領養人士和狗狗同樣重要。」一些在暫住家庭、等待領養的狗,未必有機會和陌生人或其他狗隻相處,領養日就提供了這個機會。

義工團隊之前多數跟寵物店合作舉行領養日,但一搞就浪費了一日的生意。Elizabeth希望能固定兩個月舉辦一次同類活動,利用紋身工作室的空間做更多自己喜歡而有意義的活動。工作室大約一年前由商業大廈搬到現在空間較廣闊的旺角現址,由她和徒弟及另一位紋身師經營,看她有徒弟又有環境不錯的工作室,未必估到她曾經從事七年幼兒教育工作,半途出家做紋身師。

受學生啟發 追夢做榜樣

幼兒教育老師都算是一份穩定的工作,市儈的記者當然首先問人工問題,轉工前後邊份工搵多啲?「紋身很難說搵幾多,我也不能代表其他人,行內會說good month、bad month,以我為例,好生意一個月賺到3至6萬。差起來也可以很差,像疫情嚴峻這段時期,都是將以前賺到的拉返勻。」幼教則相對穩定,Elizabeth曾在不同學校任職,待遇有差別,但普遍月入2至3萬。

Elizabeth小學時已對紋身感興趣。「玩印水紙已覺得好靚,會用原子筆畫吓手。」21歲第一次紋身,在腳上紋了一個心形,也有想像以紋身做職業,但自覺畫功不佳,慢慢就收起了這個夢想。投身幼兒教育後,她也覺得是理想的職業,為小朋友帶來知識,十分有意義。但在教育過程中,小朋友對她的啟發,令她反思自己應否盡力追求夢想。

「做老師會問小朋友將來想做乜嘢職業,他們說做醫生、律師,有位小朋友說想做老師,像我一樣教人。那一刻我覺得有問題,他想學我,但我心入面想做紋身師多過做教師。我們教小朋友追夢,自己又點呢?」於是她嘗試作畫,拿畫作向紋身師叩門拜師,順利成為學徒。

這麼大的轉變,聽起來很任性,作為過來人,Elizabeth也認為一定要深思熟慮。除了先了解紋身行業的收入,她也有考慮學師期間的生計,「我給自己的目標是以紋身為生,不只是興趣,是要搵到食。那時在幼兒教育playgroup任職,我也在想可以邊上班邊學紋身。和當時的老闆商量,他一句就問我搵唔搵到食,也容許我在周末兼職。」解決了收入問題,但換來的是沒有休息時間的生活。

「我做學徒時,周一至周五也會去師傅的工作室幫手,周六日就教小朋友,完全沒有假期,但老土講句,喜歡的就不會覺得辛苦。」

由零開始 三年後開studio

很多人覺得轉變需要別人支持,但Elizabeth也建議可以低調一點,「那時我只告訴了幾位朋友,因為未有成績前就公告天下,其實會給自己很大壓力。事實上當時只有一位最好的朋友支持我轉工,她認為我說起紋身時兩眼發光,她的支持幫了我很多。」

學師約兩年,Elizabeth正式出道成為紋身師,再過一年就開了自己的工作室,至今已在這行業做了五年。

入行做紋身師,傳統的可如Elizabeth般拜師學藝。師徒制比較個人,也沒有太多行規,師徒間的合作模式也各有不同。有些徒弟會利用公餘時間上堂,有些師傅會僱用徒弟做助手,但一般收入也不會高。先學畫畫,再學用紋身槍,紋假皮、豬皮,到底要學多久才滿師,在師徒制基礎下難以定奪。「如果真的有個神童學幾個鐘就紋到很直的直線,是可以立刻紋真人的,所以真的人人不同,但你投入師傅一定看到,我自己就學了兩年左右,才正式成為紋身師。」

師傅覺得你準備好,就可能會找朋友或師兄弟獻身,試在真人身上紋,若有一定水準,就會批准你出關成為紋身師,要和師傅一起經營紋身工作室或者自立門戶,就要師徒一起商量了。

收徒弟要心地好 「要有做一世的決心」

除了師徒制,近年也有收費的紋身班,也頗受年輕人歡迎。Elizabeth認為師徒制比較適合自己,她目前也有三個徒弟。「紋身對我來說是傳承,師傅會揀一個適合的徒弟傳授手藝,上堂報班就任何人畀錢你都要教。」她選徒弟除了看畫功,更重要是要心地好。「唔係老土,紋身是紋在身上,沒有同理心顧及客人的感受,技術多好也不會是一個好的紋身師。而且紋身是一世的,我希望他們有決心做一世紋身師,如果紋兩、三個月就唔撈,其實對客人有點不負責任。」Elizabeth三位徒弟也不是拜一次師就入到門,要溝通多了,看到他們很熱愛紋身才可以。

記者也認為師徒制的關係比較特殊,徒弟是真的欣賞師傅風格才會拜師學藝,有如武林高手般,功夫能夠一脈相承傳下去,也是一種浪漫。不過,也因為師徒關係太過私密,相傳有些師傅教徒弟永遠留有一手,紋身徒弟學師也未必好像髮型屋學徒那樣有穩定收入,花太多時間學師又似乎太大投資。問到收徒弟的心態如何,Elizabeth很堅定的回答純粹想教人,「不是大口氣,我可獨自完成所有工作,收徒弟是因為我也是由零開始,是師傅和同輩由我乜都唔識的時候開始教,我只是傳承他們的角色而已。一個行業沒人教、沒人傳承,也不會進步。」

Elizabeth從事幼兒教育七年才轉職紋身師。

預期每兩個月在紋身工作室舉辦領養日。

Elizabeth領養時認識了流浪狗義工Annie(圖),Annie也有找Elizabeth創作狗紋身。

Elizabeth很注重工作室的空間,掛了自己在各地收集的海報,也希望能舉辦領養日、義賣等活動。

領養日為狗狗製造與陌生人相處的機會。

性格決定命運,友善溫馴的狗狗被領養的機會較大。

21歲擁有第一個紋身。

為客人設計的紋身草圖。

當年滿師後,請師兄紋了一個紋身機在手臂,鼓勵自己終身以此為職業。

Elizabeth認為師徒制是一種傳承,會謹慎選擇徒弟。

做了七年幼兒教育,她形容是喜歡的工作,但不是最喜歡。

每個紋身師也有自己的風格,Elizabeth愛用墨水起稿作畫。

Elizabeth為領養日設計的狗紋身,有客人選擇後就不會重用。

狗義工認為流浪唐狗需要跟人和狗多接觸。

facebook:thebreakfastclubtattoohk

記者:司徒港燊

攝影:潘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