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同學去西北旅行,在張掖看過斑斕的丹霞地貌之後,到敦煌看石窟壁畫,然後再穿過柴達木盆地,到青海湖,他說柴達木盆地無人區荒蕪得連手機信號都沒有,沿途沒有廁所,一團人內急了,全部就地解決,男人一邊,女人一邊,女人那邊扯着許多絲巾遮擋,五彩繽紛。對於用慣了抽水馬桶的上海人,也是很珍貴的旅途記憶。
幾年前我連走兩次絲綢之路,從敦煌開始,到吐魯番,進新疆上天山,再到青海、蘭州,最後從西安飛回香港。一路飛機、汽車、火車都坐了,盡覽風光,飽食牛羊,十分盡興。沿途看着高山險嶺戈壁沙漠,聯想到金庸和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描寫,寫那些書的時候,想必作者們都未去過當地,一切皆憑想像。將小說描寫和實景對照,倒也沒有太大的出入,想來共同點就是「蒼涼」二字。那地方太大,一無人煙,便荒蕪蒼涼,風沙起處,天地玄黃,不知身在宇宙何方,看多了連人心都荒得擠不出一滴水來。大漠孤煙,俠士一騎,由遠而近,迎風而至,只要想得出這樣的蒼涼,就算沒有龍門客棧,也已經「武俠」了。
到大西北旅行,看的就是這一份飛砂走石的蒼涼,體驗人在其中的渺小,偶爾碰見一片綠草藍水,便驚喜得如遇生命源泉。有悟性者,從此對自己生活中的滋潤,加倍珍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