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的昨日,上證綜合指數創下6124點的史上新高,可是,創下紀錄才一年,上證於2008年10月28日,卻暴跌至1664點,跌幅高達72%;而直至今天,在所謂疫後牛市下,上證只能回升至當年約一半的3336點,至今股價仍未返家鄉的A股更達1,400多隻。
習近平上周南巡,吹捧在黨領導下而成的深圳奇蹟,無視香港和民企的重要貢獻;又重提國進民退跟黨走的計劃經濟路線,蠶食民間財富。似乎這班人已完全忘記了13年前的股災,同是過份吹奏國家領導的國企而引致爆煲,如今是否又想重蹈覆轍?
2007年前後,大批國企輪流排隊上市,這班土包子初嘗資本市場威力,看着一間又一間世界級市值國企誕生,心雄以為又是黨的神力,更鼓動全中國逾億股民人口,齊齊參與這場A股大牛市炒賣,甚至吹噓A股將可超越港股集資地位。
可是這些國企,尤其國有銀行,明明上市前幾年被專家認為壞賬無可救藥,行將倒閉,但一夜之間卻獲國家盡谷上市,忽然成為高增長又具前景的全球市值最大銀行。中國鋁業如今股價跌了95%,當日亦被吹捧成為世界最大鋁業企業;還有中石油、中移動等,股價都高峯不再。
事實上,這些國企無不是壟斷行業,營運效率低,利潤全靠擠壓民間企業得來;而且透過成本轉移,甚至隱藏成本,力谷而成的「奇蹟」。
國企泡沫在2007至2008年最終被市場刺破,引發A股大冧市,加上環球金融海嘯動盪,那一年內地近七成股民,損失都超過五成或以上,而且至今未返家鄉。
自90年代,中國國有經濟陸續退出市場競爭,才成功造就民企崛起,騰訊、阿里巴巴成為中國經濟起飛的民企代表。可是為催谷國企上市,即引發2007年股災收場,如今不知哪位天才提出國進民退,收割韭菜,甚至不惜消滅香港,以力捧深圳成為一哥。這些不分青紅皂白,本末倒置的聖旨,最終只會再次引發失敗收場。
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