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華府前日宣佈2020年財政年度財政赤字達3.1萬億美元(約24萬億港元)。美國赤字急升,源於稅收因疫情減少,又要以財政措施救助飽受疫情打擊的國內經濟;當地議會現正推動新刺激經濟方案,規模介乎1.8萬至2.2萬億元(美元.下同)之多,美國主權信貸評級會否再遭下調,為外界關注。
美國財政年度按截至9月30日的12個月計算,當地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上月初已預警,美國2020財年預算赤字會破3萬億元;如今統計數字約為3.1萬億元,比2009年創下的1.4萬億元,高出1.2倍。當年華府為應付金融海嘯,時任總統奧巴馬讓政府出資協助銀行業渡過難關。
政府赤字飆升,或引致美國主權信貸評級下跌,並產生連鎖效應,拖累國內金融機構等的信貸評級也下跌,導致借貸成本上升,而債務問題長遠亦會影響經濟增長。華府應對金融海嘯期間,已遭評級機構標普以債務前景欠佳為由,2011年下調主權評級至「AA+」級別。而在今年7月底,另一評級機構惠譽就華府赤字水平發出警告,指其公共財政狀況持續惡化,又缺乏可靠財政整頓計劃,將美國債務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
事實上,英國前日便遭評級機構穆迪下調信用評級至「Aa3」,穆迪解釋指英國有高債務及難以駕馭的政策環境等問題,料其財政狀況普遍惡化的情況,難出現迅速逆轉。標普則警告,各國政府為應對疫情債台高築,已有31個國家的信用評級展望跌入「負面」,料未來數月會出現第二波主權信用降級潮,美國亦堪憂。
美國財政部披露,其第二大「債主」中國8月減持美債,這是中國連續第三個月減持,現持美債規模1.068萬億元,屬三年半低位;持最多美債的日本,同在8月減持至1.278萬億元。
疫情未見曙光,美國經濟需華府新一輪刺激措施支援,惟當地議會上周五仍未有共識;同日美股高開低走,道指升幅縮窄至112點或0.39%,報28606點;標指升0.01%至3483點;納指轉跌0.36%至1167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