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中小學校上月中陸續復課,惟不少學生不但未戒手機癮,放學後仍流連網吧「聯機」對打。中三生阿源小五從內地來港,8年前為消磨時間及交友開始在內地蒲網吧,「身邊嘅人玩緊,自己好悶,就選擇咗打機!」去年開始,他每月花數千元在網吧打機,最高峯曾兩日不眠不休,「一離開咗佢超過一段時間,個心立立亂,算係沉迷。」
縱使不愛讀書,阿源以往亦會回校上課及交齊功課。惟停課期間沒有受罰壓力,他連功課亦懶交,終日流連網吧打機度日,興起時更玩通宵。復課後,他仍每日「蒲網吧」4小時,更全日手機不離身,「返屋企會用電話上網同人傾偈,睇打機攻略」。他望以電競選手或打機主播作為職業,惟電競路難行,暫時搵其他兼職「做住先」,為夢想鋪路。
近年電競火速冒起,2022年的亞運會將電競納入比賽項目。電競大賽獎金大幅飆升,韓國隊伍「SKT T1」9年間在《英雄聯盟》大賽贏近500萬美元,名利雙收,職業選手Faker每日至少花12小時練習打機。惟各國對電競發展仍具爭議,憂青少年「網癮」加劇。
《2019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指出,未成年人主要上網玩遊戲、看短片作娛樂。有醫生指出,長時間用手機易令腰肩勞損,手指長期重複同一動作會增加肌腱發炎的風險,長時間打機在缺乏休息下會出現抑鬱和暴躁等情緒問題,嚴重可致被迫害妄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