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起飛有賴香港 - 左丁山

深圳起飛有賴香港 - 左丁山

習近平到深圳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講話,於10月14日舉行。深圳特區的正式建立日期本是1980年8月26日,但領導人在逢十慶典,都會出席,時間是領導人訂的,不一定是8月26日,習近平此行,其實有點兒匆忙,因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在10月26至29日舉行,是中共的頭頂大事,召開之前有很多政策及事務安排需要整理。習近平在五中全會之前有空檔時間到深圳,很可能顯示大事已定,他才會安心到深圳一行。

1980年中國宣佈建立四個經濟特區,深圳四十年來發展驚人,進步神速,從一個農村地方一躍成為中國科技工業重鎮,人口大躍進至一千四百萬人,把廣州比下去,與上海北京這兩個中央萬千寵愛在一身的城市不相上下,其中有甚麼主要原因?當年建立的特區廈門、汕頭與珠海,今天還是廈門、汕頭和珠海,與深圳相差太遠,又是甚麼原因?

左丁山在1981年轉工,轉到另一銀行服務,因銀行編制不大,中國事務也歸左丁山負責,因此有機會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特區視察。那一年的深圳,道路不平,農田處處,只是一個邊境小鎮,與北上廣無法相比。記得深圳高爾夫球場舉行奠基禮,投資者泰國僑領蟻民先生邀請左丁山到場觀禮,那時過了羅湖關卡,乘球場的專車走了很久才到達高爾夫球場,沿途一片殘破民居。蟻民先生知道自己是開荒牛,興建高爾夫球球場營運20年左右,便要交回給深圳市政府,左丁山與他粗略計算過,盈利不會很多,蟻先生說:「建設特區,吸引外資,總要一個高爾夫球場給外商輕鬆一下,深圳高爾夫球場落成,對深圳會有很大貢獻。」深圳初期發展,主要靠三來一補的輕工業,全由香港廠商投資,有了工廠吸引內地農民到深圳當勞工,開啟經濟發展勞動力的urban migration第一波。由1981到2000年,深圳的經濟支柱都是輕工業,倚賴出口到歐美,香港投資者功不可沒。1997年至98年間,內地人仍與互聯網不相聞問,但因工業基礎已成,物流供應鏈漸臻完善,加上鄰近香港,像馬化騰等人學懂了VPN翻牆,比北京上海更易得到外來資訊,於是科技業逐步南來,之後進步得比北方更快,騰訊、華為、中興等公司相繼由無到有,由小到大,20年間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科技城市,追溯源頭,靠近香港是深圳成功的一個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