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郵揭利益衝突 被當假消息禁轉發 fb「河蟹」拜登醜聞 特朗普震怒促管制

電郵揭利益衝突 被當假消息禁轉發 
fb「河蟹」拜登醜聞 特朗普震怒促管制

社交媒體處理涉今年美國大選資訊的手法再引起爭議。《紐約郵報》前日一篇報道,指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擔任副總統時,曾在兒子亨特引薦下與烏克蘭天然氣公司Burisma一名高層會面,疑有利益衝突,文章後來受facebook和Twitter禁制。總統特朗普對此強烈不滿,揚言會設法加強控制社交媒體。

《紐約郵報》指報道的材料,來自一台去年4月在特拉華州一間店舖維修的電腦電郵記錄,機上貼有以亨特已故兄長為名的「博拜登基金會」標籤。店主在電腦被聯邦調查局取走前備份了硬盤,再經紐約前市長朱利亞尼的律師輾轉交到《紐約郵報》。

涉向烏施壓放棄調查

記錄顯示,亨特在2014年5月12日、即加入Burisma董事會不久,收到公司顧問波扎爾斯基(Vadym Pozharskyi)的電郵,表示烏國「新一批當權者」向相信是公司創辦人茲洛切夫斯基「N.Z.」索款不果後擬採取「實際行動」,於是希望亨特運用影響力阻止這些有政治動機的行為。

到2015年4月17日,波扎爾斯基又發電郵對亨特說:「多謝你邀請我到華盛頓,給我機會與你的父親見面和相聚,這真的是光榮和樂事。」拜登不足一年後就向烏克蘭當局施壓,要求放棄調查Burisma。這些情節似乎與拜登過去聲稱「從沒與亨特談過Burisma」的說法相悖,而亨特擔任該公司董事其間據報收取5萬美元(39萬港元)月薪,亦被指與拜登副總統的身份構成利益衝突。

這報道刊登後,旋即被特朗普支持者在社交媒體上大量轉發,但Twitter不久後禁止用家貼出報道的連結和相關相片,不允許轉發該文章,又向點擊已有連結的用家展示警告字句,為首次限制主流媒體傳播資訊。Twitter指對文章的「材料來源」存疑,加上公司政策禁止散播私人和藉黑客活動取得資訊,因此實施限制。另外,fb亦以文章合法性成疑為由,增加文章連結的限制,聲稱要揭止假消息散播。

■《紐約郵報》頭版報道亨特涉引介烏克蘭巨企高層與拜登會面。互聯網

克魯茲轟Twitter偽善

特朗普對於競選對手的負面消息被「河蟹」大感不滿,他在Twitter發文形容做法「惡劣」,再揚言要撤回《通信規範法》第230條,加強管理社交媒體。共和黨參議員魯克魯茲去信Twitter,批評其處理手法「偽善」。

拜登競選團隊發言人回應報道時表示,多方調查都證明拜登對烏克蘭推行華府的官方政策,沒有不當行為。而拜登的官方行程時間表顯示,《紐約郵報》提及的會面根本不存在。

美國《紐約郵報》/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