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朝換代】深圳成功在於近香港 - 大灣區國舅爺

【港朝換代】深圳成功在於近香港 - 大灣區國舅爺

深圳的特殊,在於地理位置靠近香港,算是受惠香港發展最多的內地城市,奈何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深圳特區40年卻選擇矮化香港,把前人的貢獻視作地底泥,盡顯她的惡心和無知。

當年中國要改革開放,香港作為內地對外的窗口,吸引到不少全球財團進駐,香港也慢慢由製造業向服務業轉型,隔岸相望、一窮二白的深圳,就承接香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把塑料、紡織、玩具等香港主要製造業接收,港廠也逐漸將生產基地遷往深圳。

1980年5月,中共把深圳、珠海、汕頭和厦門列為經濟特區,最終深圳跑出,關鍵就是深圳毗鄰香港,擁有地緣優勢,與香港以「前店後廠」分工模式,既承接香港訂單得到經濟發展,也借鑑香港成功的經驗,學習先進的產業技術,再轉型,實現經濟體制的突破。談到深圳的開放,也有不足之處,關鍵人物在於「蛇口之父」袁庚,他游走在改革派、保守派、港商精英之間,是最早看到香港價值的內地官員,1980年他親自接待來自香港的「超級富豪團」,本想招商引資,但最終也不敢過於進取,畢竟打份工,莫名地被安置「國有資產流失」罪名,就不值得了。

深圳的成功,當然不只因為香港因素,背後還有政治和經濟原因,可惜在2020年,林鄭月娥卻蔑視香港多年的貢獻,只懂得前仆後繼,陪中國走反改革開放路線,甘願香港淪為大灣區的契弟,窮得只剩下陪中共搞內循環,抱着「迎難而上、排除萬難的精神才能做到一件事」的精神,盡120%努力賠上香港幾代人的心血,把反社會人格活演出反智商行為。

大灣區國舅爺